生性贪婪,奉行什么丛林法则,以掠抢为生.”
“什么法则?”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哦,这法则有意思,海上、漠南漠北,都是这样。身强力壮、势力雄厚者为上者,其余者依附于他。
这法则谁提出来的?提得一针见血。”
“鸿胪寺的西夷诸藩国情书,都是西苑勘校过的,是太子殿下亲笔加进去,还写了注释。然后李卓吾先生将其奉为圭臬,发扬光大。”
“西苑太子?”俞大猷感慨道,“圣明太子,这是天佑我大明啊!”
宋应昌点点头:“是啊,天佑我大明。
太子在西夷诸藩国情书里,还提到西夷过去有个古国叫希腊,早被蛮夷灭了上千年,那里曾经如同我们春秋战国,也有百家学问出现。
很厉害的有数学、物理学,还列举了几个人名,什么阿基米德,欧几里得、毕达哥拉斯都是如张衡、祖冲之一样的大才。鸿胪寺正在想方设法通过大食人、葡萄牙人收集他们文献。”
听到这里,俞大猷感叹道:“当年三宝太监率船队七下西洋,带回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无数的文献书卷。
可是一百多年过去,我们从大食退到了锡兰,退到了满剌加,退到了安南,最后退回了岭南东南。
大宝船没了,七下西洋的船队没了,大明的海防也没了,还让狗日的倭寇肆虐了数十年!
唉!”
宋应昌连忙安慰他,“俞提督,现在我大明水师不是重振再兴了吗?说不定很快就能把宝船造出来。”
俞大猷摆了摆手,“宋参军,我只是一时感慨而已。
不过我听说宝船现在造不出来,不是图纸缺失,工匠造不出来,而是没有足够大的木料。”
宋应昌看了看东南海面,还是空无一物,于是转头问道:“俞提督,此话当真?还有这么一回事?”
“我是听吴淞几位老船匠说的。他们说,宝船和世子大帆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