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如果这一批波丹步枪能达到清帝国的要求,那么接下来清帝国的订单会成倍增长。
军火从来都是暴利,俄罗斯有多少可供出口的波丹步枪,取决于俄罗斯军队换装的速度有多快,万一清帝国的订单来了,乔治这边却没货怎么办?
所以海参崴兵工厂,最好从现在就开始准备生产波丹步枪,避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乔治还要求明年投产水泥厂和玻璃厂,远期规划中还有发动机厂和发电机厂,这些工厂都需要大量工人。
说到发电机。
乔治抵达海参崴之后,将尤里耶夫宫旁边的一条小河截断,修建了一个小水库,在将发电机安装到机房之后,乔治就拥有了一座水电站。
用水电站形容其实不太合适,因为这台发电机能提供的电量,只能点亮五十盏灯泡,少得可怜。
可即便如此,这也是水电站。
而且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座水电站,意义非比寻常。
“没关系,明年会有更多工人抵达海参崴。”乔治对海参崴的未来越来越有信心。
穆麟德的任务,不仅仅是为海参崴推销商品。
海参崴现在的工人,都是从德国势力范围输入。
即便在清帝国北方,德国的势力范围也小到可怜,广大清帝国内陆地区尚未深入。
清帝国沿海,从来都不是人口密集地区。
人口真正密集的地区都在清帝国内陆。
清代早期沿袭明代,执行严格的海禁制度,到近代才有所松动。
这么短的时间内,不足以繁衍大量人口,所以清帝国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内陆地区。
人口一多,土地兼并必然严重,于是劳动力过剩,民不聊生。
穆麟德虽然职位不高,对清帝国的了解,在海参崴无出其右。
乔治承诺穆麟德每向海参崴输送一名劳工,乔治就支付给穆麟德一个卢布。
前几天穆麟德向海参崴发电报,询问第一批劳工什么时候能上船。
乔治不急,这些劳工就算抵达海参崴,现在也无法发挥作用。
乔治在德国控制区建立了两个出发营地,所有前往海参崴的工人,都要在出发营地先停留两个月,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卫生习惯,并且普及相关法律,使劳工更符合海参崴的要求。
乔治不希望劳工在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