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治设计的弹仓式步枪,采用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子弹通过顶部安装,同时弹匣是可以拆卸的,这就大大加快了装弹速度。
栓动步枪强调射速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增加子弹的消耗,对俄罗斯军队原本就极为糟糕的后勤能力来说是雪上加霜。
重机枪更是子弹消耗大户,每分钟射速超过600发,这对于俄罗斯脆弱的军工能力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这还没算火炮的成本呢,叶罗欣就已经想死了。
“机枪阵地一定要精心布置,无论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形成交叉火力,注重对正面的防护,这可以有效降低机枪手被敌方精确射手重点狙击的概率。”乔治突然想起来,还有个最重要的东西没装备呢。
步兵随身三大法宝,步枪、刺刀、手榴弹。
这里就不分进攻手雷和防御手雷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手榴弹一定要有。
手榴弹的结构也很简单,只有弹体和引信,把这个工作交给布列特洛夫,用脚都能完成设计。
对于俄罗斯来说,完成设计是最简单的,如果组织生产是大难题。
乔治再次确定,得有一个炼钢厂,才能满足他的需要。
而且还不能是第一贵女家那种年产量只有一两万吨的小炼钢厂,得产量很高才行。
去年全俄罗斯的钢产量只有可怜的31万吨。
如果乔治的计划得以实施,俄罗斯这点钢产量,不够乔治一个人造的。
好在手榴弹对于材料的要求不高,关键是引信,爆炸部用什么材料都行,外壳甚至可以用木材。
乔治还得给叶卡捷琳娜发电报,督促叶卡捷琳娜尽快解决钢铁厂的问题。
叶卡捷琳娜已经很努力了,她正在欧洲积极寻找要出售的钢铁厂,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从美国定制。
定制的好处是可以得到最先进的技术,但是需要时间。
如果有要出售的钢铁厂,那就可以直接搬到海参崴,哪怕技术落后一些也无所谓,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技术和设备可以逐步提升。
机枪手的培养也是重点问题,橡团一共装备了6挺机枪,其中两挺是从美国购买的加特林,另外4挺是橡树庄园自产的1883。
1883就是约瑟夫主持设计的重机枪,外型和乔治印象中的马克沁有很大不同,其枪管外围的水箱是方的,使用的不是三脚架,而是带轮子的枪架。
方型水箱是因为造不出圆的,只能用方的凑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