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211章 变法无罪,翻案有理

第211章 变法无罪,翻案有理

    第213章变法无罪,翻案有理

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me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内朝的皇后与外朝的大臣,虽然都算是同事,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世宗皇帝当初被宫女勒脖颈,宫里多传这是世宗皇帝先逼死孝洁皇后,后废张皇后的因果报应。

穆宗皇帝流连美姬体虚早夭,朝野都只能感慨,若非是正宫冷居,女德不张,穆宗兴许还能多几年寿数。

皇帝的婚姻生活是否和谐,往往关系着朝廷组织对皇帝个人作风道德的评价。

所以在对待皇后的问题上,向来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况且,正所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刘皇后这些年从来都安分守己,眼下比起什麽帝王心术,却更适合关起门来,把话说开。

但刘皇后受得质问后,却显得颇为茫然:「贿赂我家万亩良田!?」

皇后眉头紧皱,似乎正在回忆。

片刻后,她终于反应过来,抬头看向皇帝:「陛下说的莫不是孔家淑女陪嫁与我弟的胭脂地!?」

朱翊钧闻言一怔。

此事皇后显然是知情的。

就是这个名目,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所谓胭脂地,就是赔嫁田,也就是所谓的嫁妆,真要论起来,算不算贿赂也是两可之间。

刘皇后有些委屈于皇帝兴师问罪的态度,但还是低眉垂目,柔声解释道:「陛下,此前衍圣公托媒人与我府缔姻,我父便以我弟刘岱聘孔家淑女为室,缘二人尚幼,尚未婚配。」

「后孔家在京边立契用价,腾挪庄田,托武清伯转付我弟照管,称后年成婚,以之为妆奁之资……」

刘皇后倒也没有隐瞒的心思,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朱翊钧眼神示意皇后继续说下去,自己则屈指敲着桌案,默默咀嚼。

自本朝始,孔府地位愈发显赫,与其联姻的贵宦,更是络绎不绝。

顺天府尹王贤的次女,首辅李贤的次女,首辅严嵩的孙女,此外还有宣城伯丶安平侯等一干外戚勋贵的儿子……先后与孔家缔姻。

显赫人家之间的嫁娶,往往也是光明正大利益往来的绝好时机,说到底也不过是有了个面上过得去的理由罢了。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拉着刘皇后坐到对面的椅子上。

他的手掌与刘皇后双手交迭在一起,摩挲着皇后的手背,温声道:「皇后,若说孔家随便一个庶女,便有嫁妆二万亩,未免也太过自欺欺人了。」

开国以来,朝廷赐了孔家不少田亩,洪武元年便允其开垦二十万亩,其后成祖丶英宗,皆有所赐。

但这都是祭田,所有权仍旧是公家的,赋税都留给孔家以供本庙祭祀等项支用。

眼下既然说是嫁妆,那就只能是孔家的私田。

孔家的私田有多少,朝廷自然是不知道的,毕竟孔家有自己的帐目,却并不会告诉外人——「一凡祭田,俱出上赐,皆载书籍;公府自治私产,甚多,在册而不入书。」

但按照朱翊钧前世被分发的系列丛书上记载的史料所推算,如今这个时间,孔家的私田多半在四十万亩上下。

二万亩怎麽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公府上下凑出半成私产,还是京边的地,给庶女作为嫁妆,谁听了都知道不对。

朱翊钧顿了顿,抬起右手抚着皇后的脸:「闺房之内,皇后跟朕说实话,其中多少是赠给皇后家里的,又有多少是明面上占个黄册,暗中替孔家代管的?」

圣人世家,私地自然也有免税的额度。

国朝循金丶元旧制,凡孔氏置产,以免税粮三分之二的成例豁除。

但随着孔家人日益疯狂地求田间舍,置办产业,山东布政司第一个扛不住,自嘉靖年间始,历任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道界天下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气撑山河大师姐绝情,全宗门火葬场谁让他进剑宗的!穿书农门继妹,大佬兄长们有点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