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张居正忍不住深深看了一眼皇帝,心中越发感慨。
小皇帝迄今为止的行止,实在太令他满意了。
那股再造大明的心志,衔领百端。
学业上,研治经典的才能不下举子,经筵时,自己想严厉些,都挑不出皇帝的错处。
政务中,所彰显的资赋,几同天授,眼界、手腕,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甚至于外面诟病最多的,皇帝的个人品性,有些酷烈。
但在张居正看来,底色仍是不失仁德宽厚。
有这种君上,这种学生,夫复何求?张居正静静听罢皇帝所言,又与高仪交换了一下眼神。
前者才表态道:“陛下早先,就宗藩之事,已然知会过内阁。”
“如今虽增删有变,始终在陛下筹谋藩篱之中,我等自无异议。”
“但,成国公的事,还请陛下三思。”
言外之意,就是认可了邬景和的处置,愿意为其背书——驸马对各藩的处置,是皇帝、内阁遥控的,没有半点不合规制。
什么划定罪藩、没收宗产、开解商禁,都是中枢的意思。
当然,没收的宗产,也有户部一份!但,成国公的事,就没那么轻易了。
毕竟是擅作主张杀害亲王。
能不施惩戒,都得靠内阁大力斡旋,更别说皇帝还想封赏了。
人死账消归人死账消,那也不是万能的筹码。
朱翊钧早有预料。
他缓缓道:“罢朱希孝锦衣卫右都督之职,如何?”
张居正、高仪齐齐一惊,旋即反应过来皇帝的意思。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开口道:“如此便可。”
朱翊钧见两位先生应声,满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锦衣卫在谁的掌控中,不是以官职区分,而是明文划定。
某某官职,掌卫事,才是完整的锦衣卫头头
如今的锦衣卫掌卫事,除了都指挥使朱希忠外,还有右都督朱希孝。
可以说,锦衣卫就是成国公府的自留地,这也是满朝文武,都视成国公府上下,为皇帝鹰犬爪牙的缘故。
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因如此,难免引来嫉恨。
朱希孝与朱时泰,无灾无病,却双双在朱希忠死后病逝,未必没有这层原因在——成国公府掌锦衣卫,太久了。
所以,朱翊钧方才所提的议,既是为朱希忠所为,做出让步,也是为了保全成国公府,让其从众人视线中全身而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