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二者差的太多了,万历皇帝二话不说,就派了钦差去查,回来说,嗯,只有十八万两,一分没多的。
后来的事就好说了,几十年后的张献忠是个热心肠,起义后攻破武昌,无偿替楚府清点宗产。
按记载说运走“金银百车”,具体多少就不知道。
不过,纵使有夸大的成分,几府宗产加一块,总不会少于百万。
这也是张居正高仪不悦的缘故。
国家正是缺钱的时候,这么大一笔,不跟内阁说,想偷偷收归内廷?朱翊钧连忙解释,老人家别急,不是朕想自己花,而是用作正途,太仓库也有份!
果然,话音一落,朱翊钧就见两人的面色好了不少。
朱翊钧趁热打铁,将兴办商行,引宗室行实业的事情,跟两位阁臣再度通气。
“此前本是议定,各藩降等袭爵,各府禄银定额便可。”
“但朕接到邬景和奏疏,言及宗室有封号者,多数不事生产,作奸犯科,令人愤恨。”
“宗室无封号者,多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实在凄凉。”
“朕,想给他们留一条路。”
引导宗室经商这事,倒不是他纯粹为了捞钱。
而是有所考量。
直白来说,他此举,就是企图将宗藩,从肉猪改造成皇商央企。
经营实业、有名有位、内部繁殖、平级地方、直达天听。
当然,人武部,也就是王府近卫的职权,自然是要免除的。
而统管宗产的内廷、户部、宗人府、王府属官,几乎就是国资委的翻版。
等到完成一轮内部竞争,筛选出一批能赚钱的好商行,能接受亏钱的保障性商行,事情就算是小有雏形了。
钱袋子,不能总盯着税收,直接税收起来,百姓反应太激烈了。
不如换种方式,开辟财源——封建市场化,直接跟士绅抢饭吃。
至于不赚钱怎么办……说实话,朱翊钧真想不到,有名有位的宗室皇商,可以做到整体上不赚钱。
退一步说,即便是被亏损,跟人合伙做账变卖宗产。
大不了就饿死些宗室好了,反正本钱是从宗产里出去的。
甚至于,朱翊钧这番作为未尝没有催发萌芽的想法。
否则也不会只限定在实业这等充分竞争的行业了。
做得再差,哪怕全部暴死,那也是肉烂在锅里,换一批人,也能继续继续经营。
两位阁臣仔细听着。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