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明回到泉城后,把一切的事情都加快了进度。
尤其是齐鲁各地餐馆推荐书册,经过其他鲁菜老师傅们的认真品鉴,最终确定了第一批的年度餐馆推荐名单。
然后和他跟小师叔黄涛一起办的杂志发行。
算是他和小师叔黄涛做的美食杂志的增刊。
在这份推荐名单上,冯正明没有罗列上自己的任何一家店。
因为这一点,他还跟老师傅们产生了一些争论。
老师傅们觉得,应该要举贤不避亲。
虽然美食杂志和餐馆推荐名单,都是冯正明出资和授意做出来的。
但冯正明手上无论是干饭铺还是汇泉楼,都称得上是鲁菜的代表餐馆。
他这样拒绝自己手上任何一家店上推荐名单做法。
老师傅们觉得冯正明这本身就是带有一种偏见。
“正明你不应该拒绝你的店进入推荐名单,你想要避嫌,不让别人说你故意搞推荐名单,只是为了推荐自己的店,这个我们都能理解,但你一家店都不上榜的话,这个推荐榜单是不是缺乏含金量?”
“没错,正明你这个全国状元的店,一家都不在推荐名单上,这不是降低了推荐名单含金量?”
“至少应该让你的汇泉楼在推荐名单上,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体面。”
“正明你这样做确实是不妥的,还是应该让汇泉楼在推荐名单上。”
冯正明面对老师傅们的话,他的态度也同样比较坚决。
“我们这第一期的推荐名单上,泉城知名的酒楼都没有上,汇泉楼自然也不能上。”
这话倒是让老师傅们也有点无言以对。
冯正明又继续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份餐馆推荐名单,是我们常识性做的第一期,目的是给来齐鲁的外地人,推荐一些适合大家在齐鲁各地吃的餐馆。
让人家到了我们齐鲁各地旅游,或者是工作的时候,能吃上一口适口的饭菜。”
这番话让老师傅们更加说不出话了。
老师傅们突然发现,他们好像理解错了冯正明办美食杂志,以及推出餐馆推荐增刊的用意。
之前老师傅们以为,冯正明是想要用这种餐馆推荐名单,坐实他在鲁菜上的地位,可以让齐鲁各地的餐馆按照他的想法去经营做菜。
老师傅们对此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意见。
在老师傅们看来,与其让各地的老板和厨师按照各自摸索去经营餐馆。
倒不如由冯正明这位全国状元给出一套标准,好让各地的餐馆按照标准去做。
这样至少能让餐馆做到一个及格线以上的水准。
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餐馆,到头来反倒败坏了鲁菜名声。
现在听冯正明这么说,让老师傅们对他的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不是要让齐鲁各地的餐馆,都要能做油爆双脆这种考验技术的菜式。
而是首先要让各地上榜的餐馆做的好吃。
用美味吸引更多的顾客,也逐步扭转外地人对鲁菜的刻板印象。
鲁菜的餐馆不是家家都要做葱烧海参和九转大肠。
各地的餐馆可以因地制宜,做出一些不一样的美味佳肴。
冯正明面对老师傅们。
“我们这个餐馆推荐榜单,每一年推出一些餐馆,首先是要好吃,其次才是就餐环境上的干净整洁,最后是厨师技法上是否合格,有没有自己的创新点。”
听完冯正明的这三个标准,老师傅们面面相觑。
在一阵沉思过后,老师傅们都赞同了冯正明的这套标准。
“好,就按照正明你的这套标准来。”
“没错,美食美食,首先就是要好吃嘛。”
“就餐环境是不是干净整洁也很关键,毕竟是吃饭的地方,基本卫生条件要保证。”
“厨师技法上是否合格,应该算是一个基础的标准,加分项是创新点。”
“这些标准也只有正明你想的通透,你在外地见识多,更容易把握这些。”
实际上,伴随着海外经济的一些问题,国内也已经开始感受到寒意。
这种时候推出更多标准约束餐馆,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属于吹毛求疵。
但冯正明却觉得,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应该推出和确立标准。
他也在利用自己的名气,为齐鲁各地好好做菜的餐馆做代言。
可以说也是变相在帮各地餐馆拉生意了。
至于冯正明自己在各地的分店,他觉得确实不用强行去跟人家抢这个推荐名单。
本来他的那些分店,价格上、口味上和厨艺上都有些碾压各地餐馆。
再上这个推荐名单的话,真的胜之不武。
老师傅们在听完了冯正明的想法构思。
最终也都认同冯正明的想法。
经过一番讨论商议,最后确认一版没有各地一家大酒楼,几乎全是比较亲民平价餐馆的推荐名单。
为了提升这份推荐名单的价值,冯正明甚至专门找了省电视台的关系,让省电视台帮忙在生活栏目上提了一下。
虽然只是在省电视台上被提了一下,但在这个年代确实效果非常好。
新一期杂志销量明显提升,黄涛他们也收到各地不少读者的反馈。
各地的人,看了增刊上餐馆推荐后,也是真的去各地那些推荐餐馆吃了。
吃过之后,普遍都觉得推荐餐馆的味道确实很美味。
而上了推荐榜单的餐馆,他们本身可能压根不知道。
不是发现上门的顾客突然变多了。
在向一些顾客询问后,很多餐馆的老板和厨师完全不知道。
他们餐馆什么时候被冯正明和鲁菜老师傅们来吃过,而且还获得冯正明这位状元和老师傅们的好评。
能够登上冯正明美食杂志增刊的餐馆推荐名单。
等各地上榜餐馆都得知消息后。
他们也纷纷写信到黄涛的杂志社,希望杂志社可以帮他们向冯正明和老师傅们表示感谢。
甚至泉城和距离泉城较近城市的上榜餐馆老板和厨师,都专门一起赶到泉城来感谢。
冯正明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被一帮餐馆老板和厨师堵在汇泉楼门前。
眼见大家满脸感激,还带着礼物上门来感谢。
冯正明非常严肃拒绝了大家的礼物。
“我和老师傅们之所以推荐你们的餐馆,是因为你们做的菜好吃,可不是为了让你们来给我们送礼的,如果你们坚持要送礼送钱,那明年你们的餐馆就会从推荐名单上被除名。”
这话一出让专程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都惊呆了。
其中博山来的栾博盛赶紧表示。
“冯师弟我们这就是一点心意,你可能不知道,你那个杂志增刊上,推荐了我们各家,让我们的生意真的是一下子更好了。”
冯正明看向栾博盛:“栾师兄,之所以你们的生意好,那是因为你们的手艺好,你们各家做的菜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我们对你们进行推荐,那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不等这些赶过来的餐馆老板和厨师们开口。
冯正明接着又很严肃表态。
“这个榜单,之后我们每年都会发布一次,会根据各地餐馆一年的表现进行评级,今年因为是第一年,所以我们没有对你们进行评级区分。
明年我们将会进行评级,应该会分为三到五个级别,算是一个推荐指数。
所以这个榜单也算是督促各位,能够坚守住你们各家的这份手艺。
明年希望还可以看到你们出现在推荐榜单上,并且你们各家推荐指数都能不低。”
被冯正明的一番说词,也是说的这些专程过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一时之间还真觉得是自己格局小了。
到底人家是全国状元,这份推荐齐鲁各地餐馆的格局,足以体现出人家是一心为了发扬鲁菜。
这个时候,有一位老板忍不住问:“冯状元,那您和老师傅们去我们餐馆之前,能不能先通知我们?好让我们也有所准备?”
这话获得来的几乎所有老板的认同。
冯正明只是笑了笑。
“我们就是要不通知你们就去,甚至我们还会进行乔装打扮,不让你们认出我们来,才能更清楚看到平时你们各家是如何接待顾客的。”
冯正明的这话,算是已经点明了一切。
他和鲁菜老师傅们推出的这个齐鲁各地餐馆推荐榜单。
就是一道束缚齐鲁各地餐馆肆意妄为的枷锁。
这个餐馆推荐榜单越是受到大家的关注,越是会给上榜餐馆更大的压力。
因为上榜的餐馆不只是上了榜单就可以高枕无忧。
还必须要努力保持住口碑,让自家餐馆留在榜单上。
之后如果榜单按照冯正明说的,划分出不同的推荐指数来。
各家餐馆还需要努力,让自己餐馆推荐指数足够高。
冯正明目光扫过到场的餐馆老板和厨师。
“各位,希望你们都能谨记,餐馆首先要做到的是好吃,让去你们餐馆的人吃的好,也能吃的饱。
其次是你们餐馆的环境要保证干净整洁,不能让顾客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用餐。
最后一点是对各位厨师同仁的要求,能守住你们的手艺,我们鲁菜的技法不能丢,即便是创新也应该是在传统基础上去做。”
冯正明和专程来感谢自己的餐馆老板和厨师们聊完。
甚至他还请了这些老板和厨师们在汇泉楼吃了一顿饭。
真正在汇泉楼里吃上一顿。
也是让这些专程过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认识到,他们餐馆在很多地方和汇泉楼有着差距。
虽然在推荐榜单上没有汇泉楼,但真正坐进汇泉楼里,谁也无法否认汇泉楼实力。
这种实力是从整个汇泉楼内外环境,汇泉楼里每位服务人员。
再到汇泉楼每道菜的摆盘和味道。
可以说汇泉楼是全方面碾压推荐榜单上的餐馆们。
当然,这方面也可以说,上榜餐馆多数是比较平价亲民餐馆,所以自然是无法跟汇泉楼这样泉城顶级的大酒楼相比。
但即便刨除一切的客观因素,单从菜品上确实也无法与之相比。
汇泉楼的每道菜都是,要技法有技法,要摆盘有摆盘,要滋味有滋味。
吃一顿汇泉楼的席面,各地来的餐馆老板和厨师们才算是明白。
什么叫做真正色香味俱全。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全国状元?这水准我们还真比不了。”
“可不是嘛,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推荐名单上没有汇泉楼名字。”
“人家是担心别人说人家胜之不武。”
“冯状元参与了回归国宴,又受邀去港城进行交流,没有本事怎么能去?”
“我听说,在港城原本一些港城的大亨和厨师看不起各地厨师?”
“对,好像还专门邀请海外名厨来评说各地厨师做的菜。”
“但是最后被冯状元的手艺所折服了。”
“好像冯状元和海外名厨交手来着,两个人算是打了个平手。”
“我看到港城的报纸杂志有报导,那位和冯状元交手的海外名厨,是真正最顶尖的厨师,很受那些海外厨师的敬重。”
在汇泉楼里,各地推荐餐馆老板和厨师们聊起他们所了解到冯正明在港城的事。
这么一聊,大家对冯正明更加是心服口服了。
冯正明在坚守住鲁菜传统技法基础上,又是做出了新的花样来。
更是用鲁菜中各派技法的结合,能够和海外顶尖名厨打了个平分秋色。
这方面让所有厨师都服气。
在冯正明请第一批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吃过饭。
把他们全部都给送走后,紧接着又有几批上推荐名单餐馆的老板和厨师来感谢。
基本都是被冯正明好言相劝,不但没有收他们带来的礼,没有要他们钱。
还全都请他们在汇泉楼吃上一顿他亲手做的席。
冯正明的这么处理,让大家对他更加钦佩。
无形中也进一步提升了,他和老师傅们一起推出的那个推荐餐馆名单含金量。
时间就这么又跨过了一年,随着春节临近。
冯正明手底下几家店的内部大比也在筹备中。
今年冯正明把泉城几位老师傅,还有自己的两位爷爷,以及师兄们都请来当评委。
为的是筛选出一批,过完年要跟随他一起南下沪城的年轻厨师。(本章完)
冯正明回到泉城后,把一切的事情都加快了进度。
尤其是齐鲁各地餐馆推荐书册,经过其他鲁菜老师傅们的认真品鉴,最终确定了第一批的年度餐馆推荐名单。
然后和他跟小师叔黄涛一起办的杂志发行。
算是他和小师叔黄涛做的美食杂志的增刊。
在这份推荐名单上,冯正明没有罗列上自己的任何一家店。
因为这一点,他还跟老师傅们产生了一些争论。
老师傅们觉得,应该要举贤不避亲。
虽然美食杂志和餐馆推荐名单,都是冯正明出资和授意做出来的。
但冯正明手上无论是干饭铺还是汇泉楼,都称得上是鲁菜的代表餐馆。
他这样拒绝自己手上任何一家店上推荐名单做法。
老师傅们觉得冯正明这本身就是带有一种偏见。
“正明你不应该拒绝你的店进入推荐名单,你想要避嫌,不让别人说你故意搞推荐名单,只是为了推荐自己的店,这个我们都能理解,但你一家店都不上榜的话,这个推荐榜单是不是缺乏含金量?”
“没错,正明你这个全国状元的店,一家都不在推荐名单上,这不是降低了推荐名单含金量?”
“至少应该让你的汇泉楼在推荐名单上,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体面。”
“正明你这样做确实是不妥的,还是应该让汇泉楼在推荐名单上。”
冯正明面对老师傅们的话,他的态度也同样比较坚决。
“我们这第一期的推荐名单上,泉城知名的酒楼都没有上,汇泉楼自然也不能上。”
这话倒是让老师傅们也有点无言以对。
冯正明又继续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份餐馆推荐名单,是我们常识性做的第一期,目的是给来齐鲁的外地人,推荐一些适合大家在齐鲁各地吃的餐馆。
让人家到了我们齐鲁各地旅游,或者是工作的时候,能吃上一口适口的饭菜。”
这番话让老师傅们更加说不出话了。
老师傅们突然发现,他们好像理解错了冯正明办美食杂志,以及推出餐馆推荐增刊的用意。
之前老师傅们以为,冯正明是想要用这种餐馆推荐名单,坐实他在鲁菜上的地位,可以让齐鲁各地的餐馆按照他的想法去经营做菜。
老师傅们对此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意见。
在老师傅们看来,与其让各地的老板和厨师按照各自摸索去经营餐馆。
倒不如由冯正明这位全国状元给出一套标准,好让各地的餐馆按照标准去做。
这样至少能让餐馆做到一个及格线以上的水准。
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餐馆,到头来反倒败坏了鲁菜名声。
现在听冯正明这么说,让老师傅们对他的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不是要让齐鲁各地的餐馆,都要能做油爆双脆这种考验技术的菜式。
而是首先要让各地上榜的餐馆做的好吃。
用美味吸引更多的顾客,也逐步扭转外地人对鲁菜的刻板印象。
鲁菜的餐馆不是家家都要做葱烧海参和九转大肠。
各地的餐馆可以因地制宜,做出一些不一样的美味佳肴。
冯正明面对老师傅们。
“我们这个餐馆推荐榜单,每一年推出一些餐馆,首先是要好吃,其次才是就餐环境上的干净整洁,最后是厨师技法上是否合格,有没有自己的创新点。”
听完冯正明的这三个标准,老师傅们面面相觑。
在一阵沉思过后,老师傅们都赞同了冯正明的这套标准。
“好,就按照正明你的这套标准来。”
“没错,美食美食,首先就是要好吃嘛。”
“就餐环境是不是干净整洁也很关键,毕竟是吃饭的地方,基本卫生条件要保证。”
“厨师技法上是否合格,应该算是一个基础的标准,加分项是创新点。”
“这些标准也只有正明你想的通透,你在外地见识多,更容易把握这些。”
实际上,伴随着海外经济的一些问题,国内也已经开始感受到寒意。
这种时候推出更多标准约束餐馆,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属于吹毛求疵。
但冯正明却觉得,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应该推出和确立标准。
他也在利用自己的名气,为齐鲁各地好好做菜的餐馆做代言。
可以说也是变相在帮各地餐馆拉生意了。
至于冯正明自己在各地的分店,他觉得确实不用强行去跟人家抢这个推荐名单。
本来他的那些分店,价格上、口味上和厨艺上都有些碾压各地餐馆。
再上这个推荐名单的话,真的胜之不武。
老师傅们在听完了冯正明的想法构思。
最终也都认同冯正明的想法。
经过一番讨论商议,最后确认一版没有各地一家大酒楼,几乎全是比较亲民平价餐馆的推荐名单。
为了提升这份推荐名单的价值,冯正明甚至专门找了省电视台的关系,让省电视台帮忙在生活栏目上提了一下。
虽然只是在省电视台上被提了一下,但在这个年代确实效果非常好。
新一期杂志销量明显提升,黄涛他们也收到各地不少读者的反馈。
各地的人,看了增刊上餐馆推荐后,也是真的去各地那些推荐餐馆吃了。
吃过之后,普遍都觉得推荐餐馆的味道确实很美味。
而上了推荐榜单的餐馆,他们本身可能压根不知道。
不是发现上门的顾客突然变多了。
在向一些顾客询问后,很多餐馆的老板和厨师完全不知道。
他们餐馆什么时候被冯正明和鲁菜老师傅们来吃过,而且还获得冯正明这位状元和老师傅们的好评。
能够登上冯正明美食杂志增刊的餐馆推荐名单。
等各地上榜餐馆都得知消息后。
他们也纷纷写信到黄涛的杂志社,希望杂志社可以帮他们向冯正明和老师傅们表示感谢。
甚至泉城和距离泉城较近城市的上榜餐馆老板和厨师,都专门一起赶到泉城来感谢。
冯正明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被一帮餐馆老板和厨师堵在汇泉楼门前。
眼见大家满脸感激,还带着礼物上门来感谢。
冯正明非常严肃拒绝了大家的礼物。
“我和老师傅们之所以推荐你们的餐馆,是因为你们做的菜好吃,可不是为了让你们来给我们送礼的,如果你们坚持要送礼送钱,那明年你们的餐馆就会从推荐名单上被除名。”
这话一出让专程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都惊呆了。
其中博山来的栾博盛赶紧表示。
“冯师弟我们这就是一点心意,你可能不知道,你那个杂志增刊上,推荐了我们各家,让我们的生意真的是一下子更好了。”
冯正明看向栾博盛:“栾师兄,之所以你们的生意好,那是因为你们的手艺好,你们各家做的菜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我们对你们进行推荐,那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不等这些赶过来的餐馆老板和厨师们开口。
冯正明接着又很严肃表态。
“这个榜单,之后我们每年都会发布一次,会根据各地餐馆一年的表现进行评级,今年因为是第一年,所以我们没有对你们进行评级区分。
明年我们将会进行评级,应该会分为三到五个级别,算是一个推荐指数。
所以这个榜单也算是督促各位,能够坚守住你们各家的这份手艺。
明年希望还可以看到你们出现在推荐榜单上,并且你们各家推荐指数都能不低。”
被冯正明的一番说词,也是说的这些专程过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一时之间还真觉得是自己格局小了。
到底人家是全国状元,这份推荐齐鲁各地餐馆的格局,足以体现出人家是一心为了发扬鲁菜。
这个时候,有一位老板忍不住问:“冯状元,那您和老师傅们去我们餐馆之前,能不能先通知我们?好让我们也有所准备?”
这话获得来的几乎所有老板的认同。
冯正明只是笑了笑。
“我们就是要不通知你们就去,甚至我们还会进行乔装打扮,不让你们认出我们来,才能更清楚看到平时你们各家是如何接待顾客的。”
冯正明的这话,算是已经点明了一切。
他和鲁菜老师傅们推出的这个齐鲁各地餐馆推荐榜单。
就是一道束缚齐鲁各地餐馆肆意妄为的枷锁。
这个餐馆推荐榜单越是受到大家的关注,越是会给上榜餐馆更大的压力。
因为上榜的餐馆不只是上了榜单就可以高枕无忧。
还必须要努力保持住口碑,让自家餐馆留在榜单上。
之后如果榜单按照冯正明说的,划分出不同的推荐指数来。
各家餐馆还需要努力,让自己餐馆推荐指数足够高。
冯正明目光扫过到场的餐馆老板和厨师。
“各位,希望你们都能谨记,餐馆首先要做到的是好吃,让去你们餐馆的人吃的好,也能吃的饱。
其次是你们餐馆的环境要保证干净整洁,不能让顾客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用餐。
最后一点是对各位厨师同仁的要求,能守住你们的手艺,我们鲁菜的技法不能丢,即便是创新也应该是在传统基础上去做。”
冯正明和专程来感谢自己的餐馆老板和厨师们聊完。
甚至他还请了这些老板和厨师们在汇泉楼吃了一顿饭。
真正在汇泉楼里吃上一顿。
也是让这些专程过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认识到,他们餐馆在很多地方和汇泉楼有着差距。
虽然在推荐榜单上没有汇泉楼,但真正坐进汇泉楼里,谁也无法否认汇泉楼实力。
这种实力是从整个汇泉楼内外环境,汇泉楼里每位服务人员。
再到汇泉楼每道菜的摆盘和味道。
可以说汇泉楼是全方面碾压推荐榜单上的餐馆们。
当然,这方面也可以说,上榜餐馆多数是比较平价亲民餐馆,所以自然是无法跟汇泉楼这样泉城顶级的大酒楼相比。
但即便刨除一切的客观因素,单从菜品上确实也无法与之相比。
汇泉楼的每道菜都是,要技法有技法,要摆盘有摆盘,要滋味有滋味。
吃一顿汇泉楼的席面,各地来的餐馆老板和厨师们才算是明白。
什么叫做真正色香味俱全。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全国状元?这水准我们还真比不了。”
“可不是嘛,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推荐名单上没有汇泉楼名字。”
“人家是担心别人说人家胜之不武。”
“冯状元参与了回归国宴,又受邀去港城进行交流,没有本事怎么能去?”
“我听说,在港城原本一些港城的大亨和厨师看不起各地厨师?”
“对,好像还专门邀请海外名厨来评说各地厨师做的菜。”
“但是最后被冯状元的手艺所折服了。”
“好像冯状元和海外名厨交手来着,两个人算是打了个平手。”
“我看到港城的报纸杂志有报导,那位和冯状元交手的海外名厨,是真正最顶尖的厨师,很受那些海外厨师的敬重。”
在汇泉楼里,各地推荐餐馆老板和厨师们聊起他们所了解到冯正明在港城的事。
这么一聊,大家对冯正明更加是心服口服了。
冯正明在坚守住鲁菜传统技法基础上,又是做出了新的花样来。
更是用鲁菜中各派技法的结合,能够和海外顶尖名厨打了个平分秋色。
这方面让所有厨师都服气。
在冯正明请第一批来感谢的老板和厨师们吃过饭。
把他们全部都给送走后,紧接着又有几批上推荐名单餐馆的老板和厨师来感谢。
基本都是被冯正明好言相劝,不但没有收他们带来的礼,没有要他们钱。
还全都请他们在汇泉楼吃上一顿他亲手做的席。
冯正明的这么处理,让大家对他更加钦佩。
无形中也进一步提升了,他和老师傅们一起推出的那个推荐餐馆名单含金量。
时间就这么又跨过了一年,随着春节临近。
冯正明手底下几家店的内部大比也在筹备中。
今年冯正明把泉城几位老师傅,还有自己的两位爷爷,以及师兄们都请来当评委。
为的是筛选出一批,过完年要跟随他一起南下沪城的年轻厨师。(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