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经费支撑下,研发人员在成倍地增加。
但是有相关经验的研发人员却没有那么多,隧穿效应的递增,也让这群没有相关研发经验的人,为此碰到了非常多的困难。
并且在后端设计阶段,当高瓴芯片开始进行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和版图验证时,算力需求达到了顶峰。
这时,高瓴芯片的本地hpc集群几乎全天候运转,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仿真周期的延长会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上市时间,这对于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连高瓴芯片这种全力支持下的芯片公司,都面临着算力问题。
可想而知,搞芯片研发有多难。
“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在20nm芯片上获得突破!”
“20nm的芯片,如果我们还不敢用在实际的机型之中,实在是说不过去,以后随着高瓴mate和p系列的量越走越大,根本就没办法实现平替。”
“这是高瓴科技的机会,同时也是你们高瓴芯片的机会,李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高怀钧说到最后,满怀深意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李宗霖。
高瓴的团队,可不兴什么因难而退。
你抓住机会,直接干成了高怀钧给予的任务,那绝对是大吃大喝,被重奖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如果你在关键节点完不成。
那对不起,高怀钧肯定是要换人的。
高瓴芯片投入了那么多,投入了那么重,现在是最关键的旗舰机平替,自然不允许失败!
“好的!高总!”
“我保证在高瓴mate10上市前,完成青龙801的研发工作!”
李宗霖拍着胸脯说道。
现在这个时候,你不行也必须得行。
高怀钧就是要逼他们一把,不逼一下,20nm芯片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更不要说更为遥远的10nm芯片了。
没有高瓴旗舰机的催化,高瓴的高端芯片完全没有使用场景。
现在距离2019年只有4年时间了。
甚至,这个时间还有可能更短。
高瓴是一个世界五百强级别的企业,绝对是在射程范围之内。
只要他们全体员工开动脑筋想办法了,那距离成功肯定就不远了。
离开了会议室,高怀钧在自己的办公室,心情突然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