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便是发行新币,整顿货币流通。”
卢植继续说道:
“如今市面上货币混乱,董卓乱政期间更是大肆铸造劣质钱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故而,大将军可下令铸造新币,规范货币流通,同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货币的发行和管理,以此增加朝廷的铸币税收入。”
这话说的苏曜心中一动,发行新币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在后世,许多王朝都通过发行新币来整顿货币流通,增加财政收入。
不过,这也需要谨慎操作,否则一旦引发货币贬值,将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同时,虽然卢植没说,但苏曜很清楚,铸币需要用到大量的铜,而根据他多年的游戏经验来说,目前他的控制区内并没有什么主要的铜矿产地。
“太傅所言虽好,但这些恐怕都是很难短期见效的政策吧。”
苏曜摸了摸鼻尖,皱眉问:“想靠这些政策在短期内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恐怕根本是做不到的吧?”
卢植闻言,微微点头。
这两项政策乃是治本之策,而眼下支出用度极大,根本等不及这些政策见效,故而,目前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节流了。
“节流?”苏曜顿了顿,“那太傅是想从哪里入手呢?”
“大将军,节流之道,虽非长久之计,但眼下却也是无奈之举。”
接下来,卢植洋洋洒洒一大堆,结果无非是节省皇室用度,削减宫廷开支,精简后宫人员,缓发官员俸禄,暂停讨伐战争等等。
“这其中,尤其是眼下将推行的官制改革还有科举考试活动,不但举办活动将耗费大量钱财用以招募人员、采购物资和资助学子,同时,还将大幅增加本就沉重的官僚开支。”
“故而,以老臣之见,依当前财政状况,官制改革与科举考试,应当推迟至明年秋收之后,待朝廷财政有所好转再行举办为宜。”
苏曜闻言目光微微一闪。
若不是因为他通过系统面板,对朝廷如今的财政状况有一定了解,他恐怕都要怀疑是不是这些官员们又在搞事,想推迟甚至中止他的改革。
“官制改革与科举考试乃是今年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科举一事,乃是女帝登基前我们向天下学子许诺的大事,岂可轻易更改?”
“如此失信于人,岂不是自毁民心社稷?”
苏曜语气坚定,目光如炬地看向卢植。
卢植叹了口气,荀彧赶忙劝道:“大将军,太傅并非有意阻挠改革与科举,实在是朝廷财政困窘,难以支撑啊。”
确实,这并非有意阻挠,眼前的困难是实打实的。
“官制改革可以逐步推行,但是科举考试却必须要照常举办!”
苏曜一甩手,斩钉截铁:“人手不够,就动员学子和百姓们做志愿者,物资不足,就找商人们募捐周转。”
“用荣誉激励学子和百姓,对商人则允许承包部分项目,给他们留出广告位宣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