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闹,惹得周进这个署理大兴县令不高兴,害得人家怀恨在心,貌似也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万一周进果真如传闻所说,很快调任顺天府学教授了呢?到时候还怎么在人家手底下混日子?
鉴于此,顺天府学的生员们,听说了大兴县学师生下乡宣传一事后,都只是随口骂了几句,便不关心此事了。气得刘顿直跳脚,反而唾骂这些生员们缺乏正义感,都是一些目光浅薄之徒。
不过,等刘顿到了国子监,再来提起傅检组织生员下乡宣传一事,国子监生员们的反应,就有一些符合期待了。
国子监生员们的待遇优厚,由朝廷负责供给,他们也极为看重自己的身份,以天下为己任,习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谁不顺眼就喷谁。
周进虽然在京城之中也有不小名气,但周进这种名气,以风流韵事居多,诸位生员早就看他不惯,恨不得咬他一口。
尤其是那个颇有名气的张圆圆姑娘,居然也成为了他屋中侍妾,这让诸位生员如何能忍?
还有一些人是家中嫡子,上一次周进、傅检二人,在北平城中掀起“吾孩生母,永不为奴”的活动,给这些嫡子们的利益,造成了一系列潜在影响和极大的损失,更让他们以往在家中同龄人中间说一不二的地位摇摇欲坠。
他们对周进、傅检二人,更是心怀恨意。
如今听说有人要给周进使绊子,穿小鞋,他们当然也乐意从中推波助澜,把事情尽量搞大一点。
当然,更多的人,主要还是因为周进、傅检这种做法,这种动辄驱使生员的行为,开了一个极为不好的先例,要是这件事情成为了惯例,以后会不会也拿国子监生员顶缸,让国子监生员们冲在前头?
比如说,关宁前线形势危急,兵部组织国子监生员们集合起来,奔赴前线抗击敌军?
“这个先例不能开。”这是国子监生员们的集体看法。
当日因为下雪,很多人都怕冷,积聚在礼部门口的国子监生员倒也不多,仅有数十人。
但他们高喊着口号,要求严惩大兴县学教谕傅检、向署理大兴县令周进追责时,还是惊动了礼部诸位堂官。
虽然国子监生员们对周进、傅检这些人的做法不满意,但礼部官员也不会第一时间就插手,他们也想要看一看,周进、傅检这些人,究竟有多大的背景,能不能抗住国子监生员们的这一波集体抗议?
这种事情,其他人还可以能躲就躲,但钱敬文大人作为礼部侍郎,当日恰好负责值守,无论是追究周进、傅检等人的责任也好,还是安抚这些激动的国子监生员们也好,都只有他出面最为合适。
所以礼部堂官们经过会商,便将这个事情交给钱敬文大人处理了。
钱敬文大人也不敢自专,他会同顺天府尹王允、顺天府学教授周万林等人,带着前来告状生事的陈耀北、刘顿二人,以及国子监生员数人作为代表,连夜出城,赶往京郊马场镇,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