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普通士子,他一身才华,在昏庸的韩王手底下却得不到重用,难道他还会一心为韩国考虑吗?
当然,李斯现在正要忽悠韩非来与他共事,他自然要表现出一副对韩非感同身受的样子。
韩非在听了李斯的话后,果然对李斯多了一分亲近感。只是,他对李斯的所作所为,仍然不大赞同:“你这岂不是,背叛了,背叛了自己的理念?”
法家认为应该以严法治国,加重刑罚,以此来震慑黔首。李斯却劝秦王放宽刑罚,做一个仁君,这岂非与法家理念,与他们所学背道而驰?
李斯道:“世间安得两全法?若要尽可能从秦国的虎狼之师下保全故国,便得劝着秦王做个仁君。若要劝着秦王做个仁君,便当对黔首施以仁政。”
“如今难得秦王听得进我的劝告,肯依照我的计策行变法之事。为楚国,也为我自己,我无悔。”
韩非闻言,沉默了良久。他既钦佩李斯的忠义,又难以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与“存韩”之中做出抉择。
李斯似乎也明白他心中的纠结,并不催促他立刻给出答案。
在犹豫许久之后,韩非心中的天枰终是偏向了“存韩”。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喃喃道:“也不知你我这等背叛一身所学之人,往后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李斯见韩非有了松动之意,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前路如何,又有什么要紧?我辈行事,但求无愧于心。”
于李斯而言,在秦国谋得高位,顺利为秦王完成变法,便是他之所求,他并不后悔忽悠韩非一事。
可这话听在韩非耳中,却有了另一层涵义。
“但求,无愧于心么?你说的,极是。”韩非朝着李斯伸出了手:“秦国的新法……你拿来,给我看看吧。”
……
当李斯忙着为自己网罗变法人才之时,嬴政也忙着与诸大臣们商议在秦国境内开办造纸厂之事。
如今正值冬日,黔首们不需去田间劳作。在嬴政看来,这段时间正好让黔首们都给他去造纸厂打工去。待到来年开春,地里需要播种与劳作之时,留一部分女子与老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