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天下的万民都将是侯爷的子民,何来资敌一说?”
“我们最大的敌人只是商王受和商残暴的统治,其他的诸侯和方国都是要努力争取到周的羽翼之下,将来为我周国镇守一方,成为我周国社稷的助力。退一步讲,唐方与我周国走到如此地步,归根结底便是去岁派狐出使唐方之时,狐的傲慢和愚蠢得罪了唐方首领姜林,后面再有虞华的怂恿和支持,才有了第一次进攻唐方的事情发生。”
“再后来,侯爷不思抚慰和宽勉,又听从了虞华的计谋有了第二次对唐方的军事行动,这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你们仔细想想,那唐方可曾主动骚扰过我们或者是虞国?”姜尚有些为自己的私生子打抱不平起来,在众人眼中却成了老成谋国之言。
此时的形势说得直白点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倒商残暴的统治,重新建立统治秩序之后,君臣名分定下来,唐方便只能成为周国下面的一个诸侯国而已。
“父亲教训的是!”邑姜赶忙俯首答道。
“太师言之有理。”姬旦、姬奭二人也赶忙表态道。
“我周国国库空虚,现在确实已经无法拿出赎人的粮食和各色物资。即便等到下一季收获,我们又要安抚戎人,又要调动大军来威慑周边的诸侯和方国,想必没个两三年都置办不够那些赎人的东西。若任由姜林摆布那四千多被俘军士,他也说了,唐方现在百废待兴,大兴土木之际,这些被俘军士在唐方多待一天,就有劳累致死的危险。这些人只要陷在唐方,我们便无法对下面的诸侯和方国交待。所以想来想去,姜林这些条件我暂时答应了下来,现在就看你们的意见了。”姜尚指了指姬旦手上的文书,颇有些为难地说道。
“可是,此事怎么对兄长言明?”姬奭有些担心地说道。
“切不可对兄长言明此事。”姬旦赶忙阻拦道。
“却是为何?”边上的三人不解地问道。
“以兄长的胸怀,若是知道了此事是如此解决的,即使勉强同意,心中也会暗生闷气。如此一来不但病情不能得以缓解,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姬旦解释道。
“旦弟所言极是。”邑姜赶忙赞许道。
“女儿,不知你对这五条条件,还有何建言?”姜尚扭头看了看邑姜,平静的问道。
“父亲刚才的一番言论,孩儿颇觉得有理,但此时发愁的便是将来怎么对侯爷交待此事。”邑姜想了想,对姜尚答道。
“既如此,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我师兄惧留孙此时便在唐方之内,不若我去信将侯爷的病情言明,请其来西岐一趟为侯爷诊治一番。即便不能成行,至少能给侯爷开出一些医治的方法来。哦,对了,那唐方首领姜林在医学一道,便是连我的师兄也赞许不已,或许他也会有办法。假若日后侯爷身体不虞,想必也没有告知文书上的这些事情的必要,若侯爷按照我师兄以及姜林之言身体有所好转,想必看在这诊疗之事上,也不会大发雷霆,你三人觉得如何?”姜尚有些病急乱投医,但想到现在的骑虎之势,只能先找个借口劝解起三人来。
“当可一试。”三人赶忙答道。
喜欢商末三国志请大家收藏:商末三国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