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文书尤为重要,采用两种文字进行书写,这些倒也不稀奇,但是你看这用于书写的东西,比之龟甲、兽骨一类的轻便,比羊皮更容易书写。并且听说制造此物的材料很普遍,较之羊皮、布帛成本低廉,与龟甲兽骨比起来量也大,可大量生产用于书写。这文字加上这书写材料,唐方教化起民众来就要简单的多,如此一来不久唐方的民智就会超过周边的这些方国和诸侯,到时候国力可就不好说了。”姜尚将自己的担忧对边上三人讲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商末三国志请大家收藏:商末三国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姜林胃口不小啊,怎么想起要回胥国和小虞国之地?”姬旦一边听着姜尚的言语,一边将鬼画符写就的谈和条件看了一遍,幽幽地说道。
“胥国首领胥郊、小虞国首领虞饕去岁随虞国进攻唐方被俘,不成想与姜林成了好友。立春节时二人还带着自己的妹妹前往唐方一起过的节,听闻二人本想将各自的妹妹嫁给姜林,只是姜林已经娶有两妻,其一还是商王受之女,所以不敢再起另娶他人之念。”
“后来在姜林、胥郊、虞饕等人有意撮合下,二女竟然与姜林的两位内弟互相倾慕。哦,就是商王受与姜王后所生的两位王子。此前虞华拘禁胥郊、虞饕二人,两小国国内发动政变之时,两女逃了出去,所逃之地便是唐方。”
“现在听闻胥郊、虞饕二人在虞国东部的铜矿场内烧死,但二女尚在唐方。姻亲关系之下,姜林便欲为二女取回故地。此其一,其二便是唐方也想拉拢几个盟邦,此次前往唐方,那姜林便是连北边的鬼方人都在拉拢。这倒也是正道,我周国不也一直在拉拢周边的方国、西北的戎人,这些都能理解。”姜尚轻描淡写地说道。
虽然未对姜林提出的五条条件加以评判,但是姜尚已经有意无意地打算全盘接受姜林提出的条件。对于加强唐方力量这件事,此时的姜尚是不吝于去做的,毕竟那是自己儿子的方国。自己儿子的方国一旦被人灭了,姜尚也是会心痛的。
而从公事上来讲,姜尚已经有了维持唐方与周边几个方国国力平衡的想法,只要唐方能在商周之争这件事上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等将来周灭了商,西伯侯将唐方再封一个高等级的诸侯国就是了。
“可是太师,要是将胥国和小虞国还回去,以胥国和小虞国距离虞国如此之近,恐怕会对虞国他日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啊。”姬旦不无担心地说道。
“返程时我特意前往小虞国和胥国看了看,两小方国经过两次征战,一次政变,国力已经极其微弱。两方国距离唐方之地晋阳镇很远,有虞国这个大诸侯在边上吸收人口,那小虞国和胥国迟早也是消亡的份。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稳住唐方,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在伐商的大事上碍手碍脚。只要伐商成功,唐方还会成为我周的大敌吗?到了那时,恐怕那姜林会自己来侯爷面前请罪。”姜尚既已经拿定主意,那就一条道走到底。
“父亲,如此做法,岂不是有点资敌的意思?”邑姜想了想,摇了摇头,朝姜尚问道。
“女儿,你切不可有如此想法。穷尽先侯毕生和侯爷多年的努力,我周国的贤名已经在众诸侯和方国当中树立了起来,现在就差最后的这一步,天下共主之名便会落在侯爷的头上。到了那时候侯爷便是天子,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