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价值在后世是有公论的,从小立志为国家、为天下的人最终成了救国救难的大英雄,然后死于阴暗的权谋和无耻的小人之手。而更令人咬碎大牙的是一个救苦救难的清廉宰相被剐杀在菜市口时居然有大批百姓要挤上前去抢一块割下来的肉吃,此时这些人全然忘记了如果不是眼前这个被冤杀的人他们早就成了瓦剌人马蹄下的肉泥或是草原上的牧奴了。
因为对于谦遭遇的不平,这一世的朱祁钰在祭奠于谦时所用的规格有些高,高到令人咂舌。
皇帝祭奠臣子,杀三牲、扩建陵墓、修庙宇这只能说是皇帝对臣子的偏爱。陵墓也还好,倚靠西湖美景修在堤旁供世人可时时吊唁。庙宇也还能说得过去,景泰朝就封过河神、土地甚至为了开海禁还特意追封了永乐年间下西洋的马三保为致远伯,也是建了庙、封了神的。
就是给于谦建的这个庙吧......一言难尽。
活得久又曾经去过京城的可能会看着给于谦修的庙有点眼熟,部分场景就是按照正统年间的京西第一庙兴隆寺的模样修建的,或者再直白点说就是按照当年太上皇为自贬为庶民的正统帝朱祁镇修建的燕王府模样给于谦修的庙。
庙与庙不同,佛、道两派的都叫庙,但是寺庙在景泰年间是被打压到百不存一的局面,大量僧侣还俗,寺产被充公后发还给了当地的贫苦百姓或是招抚的流民。而道教的庙宇大多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即便是有老鼠屎也都强调不要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只是有针对性的定点清除掉了。
如今参照当年的燕王府,也就是今上潜邸......咳咳,那个...按照正统年间的兴隆寺模样修建了已故的景泰朝重臣于谦的庙宇,多少让人有些浮想翩翩了。更何况太上皇帝还用大礼参拜的方式祭奠于谦,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平息闲言碎语,朱祁钰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继续祭拜!
以太上皇帝的身份下令天下人不得乱传闲话或是直接让朝廷刊印啥啥觉悟录之类的荒唐书册分发天下试图引导舆论这种蠢事肯定不是朱祁钰能干得出来的,何况本就怀着一颗对先贤完全无我的精神所感动,祭拜一下这种真正心怀天下抛家弃族的伟人本就是自己的愿望。
胡濙、王直等一干已故老臣的坟茔都迎来了太上皇帝陛下的祭拜,所用的礼仪一概超规格,甚至就近的藩王都被拉了来乖乖行跪拜大礼。
按照朱祁钰的话说,大明朝能有今天离不开忠贞臣子们的努力付出。能够回归乡里安享晚年的都算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