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多年的于谦磕头了,因为他们真不知道原本历史上于谦可没这么好命能够善终。为了证明自己复辟的正当性,二杆子皇帝朱祁镇毫不客气地将于谦凌迟处死。
凌迟,一个在大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毅然铤身而出扛起了大梁,在瓦剌兵临城下时顶盔贯甲亲自站在城头为官军助威,在景泰皇帝朱祁钰打主意废朱见深太子之位改立朱见济时持明确反对态度的忠直臣子居然因为提拔了小人石亨为自己埋下了凌迟之刑的杀身之祸。
毫无公义唯有私心的朱祁镇甚至都不想下为自己子孙后代积点阴德就直接下令将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好臣子直接剐杀泄愤,甚至为了能够证明于谦贪腐还要抄没其家产。
这事但凡换一个人头上,堂堂兵部尚书的家财怎么着也能坐实个贪官的名声,奈何于谦清廉到让人不忍直视,甚至还让抄家的锦衣卫自掏腰包为于家老小离京凑了凑盘缠。
这一世的于谦能够顺利致仕返乡,更是创办了由朱祁钰亲笔题字的西冷学堂......就那笔字着实让人没法直视。老年的于谦能够教书育人,与胡、王诸位致仕后返乡建学堂的老臣们书信往来相互问候、讨论教学心得体会,也算得上是颐养天年了。
“怎么着,我敬于公对得起他少年时的诗词不行吗?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终其一生毫无利己只为利人,就当不得我这一跪了吗?”
“陛下......陛下言重了,臣等食君禄终君事本就是应当应分的事情。于公心不藏私,一心为国为民是臣等的楷模,臣等哪有不尊敬的道理...只是陛下万乘之躯亲自前来给于公上香已经足见陛下与于公二人君臣一体之心,陛下对于公牌位行此大礼恐怕世人会说些闲话...反而对于府上下不美,就算是于公泉下有知只怕也是会不安的。”
“没有什么不安的,于太保当得起这一拜,他当得起全天下人的叩拜。如果不是于公坚决反对南迁,此时只怕大明已经效仿了宋时故事也不得而知了。”
“嘶...呵呵,陛下言重了。”
宋时故事,前朝故宋可真没有什么好故事。
除了开国时的烛光斧影之外就是杯酒释兵权,再不就是青词皇帝、祥瑞皇帝一类的奇葩货色,反正就没有一个能带着大宋朝走向富 强的正常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