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交趾等地有了足够的粮食供应南洋,这才不用江南、湖广等地向南洋提供粮食了。
少了南洋的粮食需求,天下间粮价应声而落。幸好上皇早有信函传给陛下提前说了情况,朝廷早作应对这才靠着酿酒维持住了粮食价格。
谷贱伤农,预测到粮食大熟官仓又不能足够调剂粮价时就允许民间酿酒,甚至由官方安排酿造一定量的粮食酒储存备用。连这种细节都能提前考虑周到,上皇真是......妖孽啊!
“上皇传诏让陛下登基就一定是认为陛下已经具备了主宰天下的能力才会这么做的,陛下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事实上您现在做得很好呀,古往今来能够将国家治理到如此这般盛世的帝王伸手就能数得过来,这其中就有陛下您呀!”
“咳,都是叔皇余恩未尽。”
“陛下担心上皇,不如加派人手往广州、崖州...或者直接安排人去爪哇打听一二,想来那里消息更近一些的。”
李贤知道自己说的是废话,太上皇帝举家出海,朝廷怎么可能不派人时时刻刻盯着呢!
“嗯嗯,是得多派人手联络一下。叔皇事务繁忙,见济几个弟兄也该常来信才对。”
“是是是。”李贤虚应了几声便不再言语了。
“这几年看来,随叔皇下南洋的人口有多少了?”
嘶...这个问题怕是有埋伏呢!
“回陛下,按上个月归总的数字来算,官军差不多是一万余人在大澳,五万余驻扎在爪哇至大澳一线的各处大小海岛上。”
“哦......”其实这个数字朱见深心里已经烂熟,此时仍然像是第一次听到一般哦了一声。
“除此之外,包括罪囚在内的官、民一共五万余人在大澳从事农耕、放牧和采矿。”
“嗯嗯...叔皇举家出洋才有万余官军扈从,会不会太少了点?”
这话问的,李贤更是腹诽不已。像是才知道上皇只有一万余官军护卫似的,上皇要是多带些官军走你又能放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