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父亲对于太保接受衍圣公一爵是信心十足了?”随扈南巡的朱见济在跟自己父亲闲谈时对于老爹牛皮哄哄的态度可是看不那么顺眼,直接出言询问自己老爹底气何在。
“人都有弱点,王文这个人的优点是刚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当然这也是他的缺点。”
“所以您断定找几个官员这么忽悠他一通他就能背了这个锅?”朱见济不信那个像茅坑里踏脚石的太保王文就肯接受了衍圣公这个爵位。
“这话怎么说的,怎么就是背锅了?”朱祁钰没有放过儿子话里的语病。
“您不是打算彻底夺了衍圣公的特权吗?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山东孔府了,这个门阀一去山东的官吏和百姓能高兴很久了。”
“那也不是背锅呀!这是为民造福,造福,这是他王文这辈子为天下人做的最大的一桩功绩了。”
彻底夺了孔府的特权,能够分给百姓的良田美宅又多了不少。地方上不仅能多征税赋、徭役,还可以查办很多案子了,这么看起来还真应了那句话——一鲸落,万物生...吃!
“给王太保加爵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门阀世家,更是给读书人创造一个机会,一个封爵的机会。”朱祁钰缓缓道出了自己的小心思。
“我大明朝自太祖定制非武功不得封爵,异姓不得封王,这其实断了很多人的上进之心了。”
“这怎么还能断了人的上进之心?”朱见济听了这话可不认同:“这人上不上进还会跟不能封王封爵有关系?”
“太有关系了。”朱祁钰轻轻摇摇头目光略显空洞直视前方说道:“武将有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绰越战功至多也不过是封爵而已,这也还算好了,至少是搏一个封妻荫子。但是文臣呢?文臣不贪财甚至敢于死谏的至多也不过是一个当世的名声,子孙所受最高的恩遇也不过是给个国子监监生的名头又或者在锦衣卫里安排个世袭的武职而已,这对于一些刚直的臣子而言是够了,但这种臣子毕竟少啊!”
“我朝除了有于太师、王太保之外,之前致仕的太师胡公、少师王公等人都是刚直忠贞的臣子呀!”朱见济出声为胡濙、王直几位发声,感觉替他们不值,像是一片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