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小辈们,就因为沾了开海禁的光政绩摆出来那也是样样光鲜了人眼呐!
内陆地区也想进步,也想做人民的父母官,也想收万民伞,也想升官......奈何实力不允许啊!有了那些表现出色的州、县在前面排着队等着提拔的官员,内地的官员哪里还有表现的机会。
朱见深揉了揉脸,一脸嫌弃地说道:“也就是说这些人想升官没机会就创造机会了?”
“呃...殿下,这也是人之常情啊!”商辂也很是无奈。
“什么人之常情?”朱见深听到这话可不愿意了。“在坐的就有在地方上勤勤肯肯十余年不得升迁的,不还是努力做好一方父母官的吗?”
这话所指太明显了,众人都扭头看向了一脸风轻风淡的太师于谦。于谦当年巡抚山西、河南部分地区,一干就是近二十年不得升迁。甚至于王振还造谣说于谦因为长久不得升迁而对朝廷有怨言,并以此为借口将于谦拿捕下狱。
如果不是于谦官声太好引发民怨太过厉害,只怕于谦也早就臭掉、烂掉了,哪里能成为被后世标榜的救时宰相。
“这个...天下官吏要是都有太师这般胸襟,那可是大明百姓之福。”商辂圆滑归圆滑,不影响对于谦的敬佩之意。
“那这案子具体是怎么个章程?”朱见深转脸看向朱骥,要这个干姑父把事情给交待清楚......对,就是干姑父。
“回殿下,当地知府回报称绝无此事。原本确实有委托商家建立学堂并修桥、铺路,该付的银钱已经付了十之八、九,地方上也不知道商户这是因为什么居然就写了折子直递到了南京。南京收到折子见事情挺大的也没有停留,一方面安排了巡按前往当地核查,一方面直接将奏报转呈京城,所以就有了这么一档子事了。”朱骥理了理思绪回复道。
“嗯...那朱指挥使觉得呢?”朱见深一脸谈公事用官职称呼的公事公办模样。
“南京派去的巡按还没有新的消息过来,小臣只能从旧部中的回报中回禀殿下。”朱骥双手一拱,表明立场自己的回答可是另一条线,一条原本直接向皇帝陛下汇报,现在向监国太子禀报的消息渠道。
“税务局查明回报的信息称,商户在当地确实有大量修、筑工程,且都纳了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