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百姓乃是天下之百姓,万民乃是天下之万民。我大明既然是中心之国,那自然是要承担起养护万民的责任不是?”朱祁钰的每一个字说出来大家都能理解,串到一起组成一句话就有些不那么让人明白了。
“陛下是要征伐番夷?”商辂眨巴眨巴眼睛小心的问道:“陛下若是南巡体察民情,臣自然是无话可说。但如果要开战事恐怕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嗯?征伐番夷?”朱祁钰扭头瞄了瞄商辂问道:“商卿,是我说的大明官话不正宗你听不懂还是我的信誉有问题值得你怀疑?”
“臣岂敢。”商辂连忙躬身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当今天下稍定,万民正是需要休养的时候。臣只是担心陛下南巡会给番夷机会,又开了战端就不美了。”
鬼话天天说,今天特别多。看到朱祁钰不满,商辂忙给自己说的话打圆场。
“启禀陛下,陛下南巡兹事体大,是不是再多准备准备?”于谦也拱手询问道。“大明这些年全靠江南供养,若是陛下南巡必然会影响朝廷的税赋钱粮使用,还请陛下三思。”
“笑话,就只有景泰朝这些年靠江南供养的吗?正统朝又是靠什么供养的?”一说起江南财赋朱祁钰的无名之火腾的一下子就上来了:“莫说这些年塞北还有大量牛羊马驼输入中原,更有无数的皮子、筋、角都卖到云、贵去了。怎么的,就景泰朝税赋难了?是需要让朝廷拿出大量金、银、粮、布白白供养塞外了还是要用民脂民膏招待外番使臣了?”
朱祁钰这话问出来不肖说,殿内自然是一片鸦雀无声的死寂场景。好好一场茶话会就这么两、三句话就给硬生生把天聊死了。景泰时期供给塞北的粮、布不降反升,但同样从草原上获得的物资更加丰富了,而且整个中原地区的小手工业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原本朝廷里用粮草输边换盐引的方法吸引商贾往边塞送粮草,商贾们学精了就直接在边塞附近找地种粮直接送到边关换盐引。在针对草原安排了多个榷场交易日用品后中原地区不知道多少小门小户开始加大了手工纺纱织布、作陶造车的人力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