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多了,社会局面更不稳定了。锦衣卫传来的奏报来看两江总督以下的各衙门口又成了救火队,不是平定这里就是安抚那里,忙到脚不沾地却没有得到老百姓一丁点好的评价。
“皇爷,奴婢有事要奏。”正在朱祁钰失神的时候兴安裹着一个包袱走了进来,打发掉门口侍候的内侍又鼠头鼠脑探察了一番才小心走到朱祁钰面前打开包袱拿了最上面的一份文书呈了上来。
“皇爷,幸不辱命。”才不过三、五天时间兴安就将皇商参与向百姓放贷的情况查了个清楚。
根本没什么可查的,再清楚不过了。皇宫里不只是那几位娘娘有参与,为了能够按照景泰皇帝陛下的号召为刺激百姓生产物品的同时更多的消费物品,从皇后、皇贵妃到侍女、宦官都有参与投银子进去。
以皇后娘娘为首集了个会,每个月宫人们收了月例银子就有拿了钱去打会的……好吧,说是打会也太勉强了,就是皇后娘娘将大家的银钱收集起来一并交到宫外让人打理。说是打理,谁也不敢随便拿着宫里投出来的钱乱花,最最保险的方式就是把钱投出去放贷了。
皇宫里娘娘们都知道的门道,宫外的宗室们更加是玩到不亦乐乎了。有皇亲带了头,官衙下直管的官家商号更是不肯落后。好吧,其实就是官家商号为了能够稳当拉着皇商一起参与的。都知道皇帝手黑,如果不拉上皇帝的枕边人大家谁也不放心,而想要拉上娘娘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上几位娘娘的家族上一条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这么说…咱大明朝的国丈、国舅们是没客气,都参与放印子钱了?”朱祁钰翻看着文书看似轻描淡写不动声色的问了出声。
“回皇爷,娘娘从没瞒着这事,一问身边的内侍就知道了。娘娘也是想为皇爷分忧,听说朝廷想要做到‘民不加赋而国足用’,又听了皇爷说只要百姓多买卖货物了商税就能多收些,不但不用加赋于民还能够少收些粮税。这不,宫里宫外娘娘都念着要为皇爷分忧,要为朝廷解决百姓的困境呢!”兴安笑的有些勉强,说完后就退了两步立在一旁低头数起了脚下的蚂蚁了。
“哦…皇后从宫里宫外筹来的银钱都拿去放了印子钱就不怕借钱的还不上来血本无归?她就不怕这银钱还不上给拿银子给她的人?”朱祁钰没有接兴安的话头,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都是些废话,皇后筹钱拿给皇商去投资还用得着人去调查吗,宫里面人尽皆知。没出事情前不只是皇后了,杭氏、唐氏带头哪个妃嫔没有投钱的。不仅投了,还要在扭着身子在朱祁钰面前…和身下时找着各咱由头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