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洪大败兀良哈,自己被派到了大宁来接管地盘。地盘是接管了,朝廷给出来的筑城方法也用了,可是挡不住兀良哈的大反攻呀!挡不住,真挡不住。
兀良哈是自太宗时便给了福余、朵颜、泰宁三部筹功的地盘,哪里是说抢回来就抢回来的。趁着人家没反应过来打败了部族老弱,等人家青壮回来了重新上阵厮杀时靠着自己脚根未稳的几万人怎么面对四面八方的骑兵包围呀?
暂时的放弃地盘保留战斗人员,不也是当年皇帝陛下在做京城保卫仗方案时说过的一种可能性吗?怎么到我这里就全错了,就要我一个人扛下所有的责任了。
石亨不心甘,期待着翻身的机会。当大明官军再次发起收复大宁的大战时,石亨所部冲得最远,打得最凶,拼杀最为积极,直到将盘踞在大宁的兀良哈三部彻底打残、打散。
即便如此,除了武清伯的爵位之外没有任何变动,这辈子,或许只能在大宁终老了吧!
此时的朱祁钰却仍然在乾清宫里跟一群孩子们讲授着大海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自文皇帝遣使数度出海,向天下诸国传播我大明之文明、威武之后,便有万国来朝之势。也正因为如此,引来了不少宵小之辈觊觎我中国之富,想要来抢我财富,杀我父兄,侮我妻女。你们能答应吗?”
“不能~”虽然有稚幼的童音,但意思都是一样的。
我的东西是我的,我不用也是我的,你不能来抢。除非我愿意,主动送给你,那是我尽地主之谊,这是两码事情。
“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宜乐乎’,我堂堂中国自有醇酒、美食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但如果来的是贼寇呢?”
“打他们~”小孩子说话,总会拖点音。那个话怎么说来着,童音无忌对吧?嗯,就是童音无忌,此事无可磋商。
“对。正所谓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长枪。我们有百万大明官军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然不能让豺狼遂了意。”朱祁钰循循渐诱。
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这一点倭国做得就很好,很值得文明古国学习。
在正式入侵中国东北之前,倭国其实已经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准备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