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就交内阁与各部、各衙门主官先议一议,消息暂时不要散布开来。”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是景泰朝的惯例。
对于景泰皇帝陛下提出的要求众人都表示理解,坚决保证不会对外透露一丝半点。这个消息太惊暴了,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是得好好先谋画一番,确保万无一失了再公布出来才行。
“诸卿先议着,回头让司礼监也派人参加,等兴安回来后也让他提些想法。那个……让朱骥代表锦衣卫参加吧!”朱骥顶着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头衔领着皇室安保局的差使,任谁都能看出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多半是他朱骥了,皇帝对于于谦一家的宠信还真不是一点两点呀!
“之前朕拜托于卿操持革新、变法之事,虽有小成但朕终究不是很满意。今日一看其实根源还是在朕这里…内阁此次不妨重新设定革新根本,然后再重修律法,诸位以为如何?”
重修律法?这么大的工程交给这一届内阁?实在是……太刺激了!想想都能兴奋到睡不着觉呀!
“启禀陛下,臣等必然不辱使命。”高谷主动跳出来抢在胡濙之前答应下来。
这皇帝能处,有权真推出来呀!这样的皇帝给我大明朝先来一打再说~
名声传于后世的变法中除了卫鞅、王安石这几个影响力较大的之外老百姓根本就数不上来几个,但这次负责大明景泰中兴的变法毫无疑问能够名垂千古。
于谦主打的变法几乎就是小修小补的裱糊匠而已,这次皇帝陛下自己提出来要分权并且以变法方式确定下来,无论最后是否能够成功延续下去一定会使主导变法的主要成员名声留传于世。至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反正是一定能够留名于世的。
“陛下…那个…那个…前朝曾有变法,最后因为各方压力最后不得不废止……”吏部尚书何文渊犹豫着还是把自己想法说了出来。
王安石变法正值遇上天灾,因为变法动了太多人利益造成一大群人群起而攻之,最后皇帝没能守住自己的承诺变法不得不半道而终。
“此次革新变法中加入‘修律’条款,往后要允许后世继任者因时世而修律。自律法颁布之后,上自继承大统,下至黎民登籍入户都必须要以天地祖宗之名起誓遵守律法。比如宗室受封、官吏入职等等,都必须先宣誓效忠我大明,遵守《大明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