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若说是我大明万国来朝,怎么会有缅人、交趾这等跳梁小丑公然对我国行凶?这是挑衅…不,这是侵略!公然的侵略!”
朱祁钰发火,舒良只能在一旁恭敬地连连称是,还时不时说一句:“皇爷莫气坏了身子,此事只管交由朝臣商议,必有区处。”
“商议,能商议出个什么来?无非是说兹事体大,需要从长商议,不可轻起边衅。都被人欺负到家里来了,还说什么擅开边衅,你绑了我家人我带上官军上门来算是擅开边衅?”
对于朱祁钰这样咄咄逼人般的问话舒良是不敢接话的,只能躬着身子恨不能把自己缩成一团影入黑暗里才好。刚才真是话多,嘴欠,干嘛又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每日呈上来的这些奏报哪个不是只会歌功颂德的?将大明说成人间仙境一般,实际上是怎么回事老百姓心里没数吗?他们想自欺欺人,我可不惯着。一会就将这些奏折里那些粉饰太平的话全都划了红给发下去。”
皇帝看奏折用朱笔批红字然后再发回去,皇帝看了留下来不发的也就是所谓的“留中不发”了,这个时候上奏的人就完全不知道皇帝对于这个事情的意思,只能靠猜了。
将所有称颂的内容都划了给发回去…嘶…这恐怕不是件小事情吧!没敢多想,舒良只能应了声表示会照办。
对于这个皇帝时不时就奏折内容发火的事情见太多了,只不过以往也就说说罢了。但即便是在朝堂上说过,臣子们依然会继续在奏折上先称颂一下大明皇帝陛下英明神武领导国家走向欣欣向荣新时代的,这是套路。
如果不按这个套路来可不就是不讲规矩了,这可是千年以降的规矩,不好坏了。比如欺下瞒上就是规矩,称颂领导决定无一不是正确的,讲话无一不是重要的,人民无一不是心向朝廷与皇帝陛下心连心的,外番诸夷不一不是敬仰我大明风物万拜求内附的…这都是规矩。
你知我知,这些套话我这么写,你这么看,大家都别当真就好了。就好像是皇帝陛下坐在殿堂上发火,我们诚惶诚恐跪下磕几个头自认“死罪”一样,这是惯常的套路,谁也不会拿这个套路当了真。
偏偏这任皇爷是个较真的,非要拿这些套路说事。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了,能吃得上肉了,非要说是之前过太差了所以是比较值低了。
老百姓识字率高了,多了好些书信往来了,非要说是以往教化不够,衍圣公徒有虚名所致。
……
“发明旨问问刘聚,这大明朝的国家安全局除了会满天下找百姓的麻烦还会干嘛?前些日子有监察御史上言说听到太原有锦衣卫带着一众帮闲擅闯客栈厢房是怎么回事,查清楚了吗?”
“回皇爷,问过太原府了,不是锦衣卫的国家安全局…”
“那是哪个局的?还是又找了帮闲无令擅自行动的理由?”朱祁钰急吼吼打断了舒良的话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