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但是朝廷有了这个引导方案可以使部分久试不第的秀才、举人经过南、北两京国子监专科学院的培训后安排了差使。
让读书人有了份稳定的收入。虽然可能只是一介小吏,但对于久试不中已经骑虎难下的读书人而言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作改变,按照前辈们的老路走下去只有继续硬着头皮考,又或者也不过是寻个馆教书而已。朝廷现在给出来的这个方案绝对要好很多了。
“只是……臣以为仍有不妥之处。”于谦紧锁眉头,片刻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启禀陛下,天下读书人何止万千,朝廷用不了那么多官吏呀!”
大明朝从洪武开始到景泰朝在册的人口数也不过是千户万,五、六千万人,算上逃民一起撑死了不到七千万人。
六千来万老实巴交的穷苦老百姓供养了十万官吏已经顶了天了,就算是朝廷这几年治理有方大大减轻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也不能再多出几千上万的官吏出来,朝廷已经供养不起了。
“嗯?嗯……”朱祁钰沉声应了后又低着头开始踱着小步围着大殿转圈圈。
眼尖的兴安打了手势,连忙有内侍安排将茶水送了过来,还给于谦、王文两人位置上的茶碗里续上了热水。
对于兴安这么有眼色,王文和于谦用眼神向兴安表示了善意,只是收回眼神时都朝兴安下三路扫有点让兴安禁不住菊花一紧。
“于卿所言不错,只不过事情也不是这么算的。”朱祁钰才绕了一圈半就远远的朝于谦、王文走过来一边说道。
“朝廷安排官吏到位了,就能减少漏逃商税、关税的问题,税收多了也是朝廷一向收入。”大明朝又没有线上税控系统,更不能通过银行流水进行监控从而达到监管工、商业偷漏税的行为。所有的这些事情只能凭人去查、去堵。
封建王朝收到最稳定的税可能就是城门税了,只要商品要进入城市就要纳税,甚至按人头按马车来计算。曾经清王朝乾隆年间就曾出现过官员进京没钱纳税,只能卷铺盖卷自己抱着进城的事情。
景泰新政的城门税更是也没少收,换上了锦衣卫稽查老手带着人盯着进城人员。逢车逢大牲口必查!特别是大牲口,景泰朝对塞北的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早在景泰二年就实际掌握了漠南的大片领土。漠南领土,那可是草原上游牧民族传统的冬季草场地。自此大明再没缺过大牲口,牛、驴等牲口原本就是拉车的工具,现在可就不一定还是不是别的什么了。
查偷漏税的技巧不能只靠人与人口口相传,文书传达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将各种经验快速“复制”给全国各地的官吏,而书吏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