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殿内朱瞻埈等亲王和高高在上端坐不动的孙太后也有些激动了。
景泰皇帝陛下果然是最合适代掌皇帝大位的人,幸好朝廷没有立朱见深为皇帝,又或者拉了襄王、郑王过来执掌朝政。众臣眼神交流,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如果诸卿没有异议,那便由礼部拟旨,颁行天下了。如何?”
朱祁钰这么问,当然没有人会反对。唯独朱瞻墡表情复杂,那样子似乎在说:小屁孩子还是太年轻了,迟早会后悔的!
于是殿内传来了一片“遵旨”的声音。
“既然前两件事情都没问题,那朕就说第三件事情了。朕也来个约法三章。”
前两件事情对于朱祁镇而言都是好事,至少现在看不到有什么坏处,第三件事情能是什么呢?如果是要给朱祁钰自己的子孙谋点福利什么的,他朱祁镇绝对一万个赞同。
如果朱祁钰不要才让人担心呢,肯要多少让人还放心些,不然说的像是玩一样,谁敢信呀!
“景泰朝自此将不会在关内封王。”
什么?不在关内封王?!那要封到哪里去,关外?是要把海西野人的地封给诸宗亲还是把哈密给封了?
朱祁钰话音刚落,顿时炸了锅。
“陛下慎言。臣老则老矣,子孙都是没啥本事的,将来臣的藩国还是要陛下那不争气的堂兄弟继承。”
“就是,臣等没能耐治理国家,还要夺我藩国吗?莫不是此次召宗亲入京就是要削我等藩国的?”
“朝廷做事得讲究点体面,当年高祖‘靖难’起因可就是削藩,这才过了几代,皇帝陛下莫非又要学那建文伪帝要削我们的藩不成?”
拿朱棣造反说事当然也只是说说而已,朱祁钰真要削藩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今时不同往日,朱棣造反成功后当即就削了自己兄弟们的藩国内迁,但凡还有藩王称号的现在也就是被朝廷圈养的猪仔而已。
此是莫说是想要搞个二次靖难,只要朱祁钰安排三、五个锦衣卫就能把这满殿的王爷们都扒了袍服扔进锦衣卫大牢里喝稀粥去。
朱祁钰真要削藩,大臣们倒也不反对。毕竟宗室们前些年闹得也太过了,而朝廷为了豢养这群祖宗也是真金白银玩命的散了出去。只是大家谁也没有接到朱祁钰要削藩的消息呀,何况前面还安排布置那么多事干嘛?
但凡皇帝陛下要削藩,只要一声令下还不就让地方官把宗室们都给擒拿送京不就好了?多省事呀!
“是朕没有说清楚,朕的意思是,自景泰一朝始,将不会在关内封王。这个被封的王当然是朕的子孙了。”看到众人误会,朱祁钰不慌不忙的解释了起来。
听完朱祁钰的解释殿内一片死寂,只留下粗重的喘息声。
朱祁钰即便已经打败了瓦剌,降服了广西、云南多个异族土司,哪怕将来还能创造更多、更辉煌的成绩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庙号再怎么着也就只是一个“代”字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