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上,已经开始有天花病毒蔓延了。
有心算无心,凡是会有可能妨碍大明朝廷改土归流国策的部族都会受到沉重打击。首当其冲就是要绝了麓川一脉的传承,至于孟养、缅甸、大古剌等等等等,朱祁钰不关心,卢忠自然不在乎。
培养了西南这个大毒蛊在,自然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病源送去北方给瓦剌送礼。
想到这些,朱祁钰还是倾向于向北方输送些金的银的,这些物件方便将来再劫回来。就算不做专门的消毒,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天毒株也死干净了。
至于金银……之前送给太后和上皇太后不少金的、玉的佛相、菩萨什么的,这不是应该还有多吗?正好送些给脱脱不花汗,表表我大明朝对于迎回上皇大驾的决心。
“臣遵旨……陛下,那使臣……”
“名单我再看看,再想想,晚些答复。”
“陛下,使臣……臣遵旨。”胡濙没有再坚持,先确认礼物再来问使臣的事情吧!
对于使臣人选,朱祁钰首先想到的还是杨善。
虽然人品不行,但按照历史记载这货的外交水平真不是那些两榜进士的正途官能比的。李实有辩才,不及杨善有诡才,正所谓“水至清则无水,人至贱则无敌”,在外交上杨善就是这个无敌般的存在。
很快,杨善被召到朱祁钰面前。
第一次被新皇帝朱祁钰单独召见的杨善有些激动,激动到要行跪拜大礼。即使朱祁钰出声阻止,杨善仍然坚持行完了大礼才肯谢过后起身。
“杨卿,之前见汝自荐愿往塞北迎回上皇,如今未何没有坚持?”看着名单,朱祁钰有意无意想诈一诈。到底是文武百官推荐时仍然避开杨善,还是杨善自己没有再跳出来,又或者两者都是。
“回陛下,部议时认为往塞北多苦寒,以为还是壮年更为适宜。”从杨善的嘴里,似乎听不到真话。
“哦,这样啊!那杨卿以为呢?”朱祁钰步步紧逼。
“臣…臣自然是听陛下吩咐,陛下需要臣去,臣就去。”知道杨善历史的朱祁钰当然能够猜到杨善的算盘。
之前削尖脑袋想去是因为上皇是曾经的正统皇帝,很正统的正统皇帝,比朱祁钰这个景泰帝要正统多了。只要迎回了上皇朱祁镇,景泰皇帝还是不是皇帝都不好说了。
以杨善在大明官场上的名声,礼部左侍郎几乎是到顶了。一个非正途出身的幸进小人,还靠着出卖了名士章朴才官复原职的。升,往哪升?礼部尚书?
呸!你丫也配?
要不是正统皇帝当时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