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虽说穷秀才穷秀才,事实上,考中了秀才之已经比很多普通百姓的日子都要好过了,也就导致了那些秀才的胃口很大,稍微几十个铜板或是几钱银子,人家是不会松口的。至少也得好几两,才好意思登门求人。
孔德借着以前的关系拿到了两个秀才的举荐,还剩下三位……光这一部分,就得花掉二十两银。也就是说,不算去城里的衣食住行,都先得准备二十两银子放着不能动。
一来一回,加上还要在城里住上一段时间,最少最少也得准备三十两。
孔家……连住的宅子都卖掉了大半,刚好两间小屋子,院子还要和买主一起合用。反正朱明瑶来了之后只觉得各种不方便,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忍忍忍。做梦都想要等孔德考中秀才之后搬去城里,或者有人看中他的秀才名头送上合适的住处。
她说服不了母亲,都不好意思回家。
听到康三娘有城里的富家公子上门提亲,朱明瑶满腔的酸水压都压不住。虽说士农工商等级分明,读书人最得尊重。但其实她并不要求自己要得多少人敬重,她最想要的还是过有人伺候的安逸日子。
康三娘这一嫁,一辈子都不用发愁了。哪怕男人变心,但只要在男人变心之前生下个一儿半女,下半辈子就已有靠,无论家里有多少女人,都不可能越过原配。
朱明瑶心里觉得哪个上门提亲的男人瞎了眼。要知道,从小到大她都没有将康三娘放在眼里,一直觉得那就是伺候一家子的丫鬟。
结果,丫鬟翻身了,她还要挺着个大肚子亲自伺候婆婆。
其实朱明瑶嫁人之后日子过得并不好……有些事情,她不好意思往外说。比如,在她进门之前,母子俩相依为命多年,孔德贴身的衣物都是他娘洗的,母子二人之间几乎没有秘密,有些亲近得过了头。
她挺着肚子嫁进门,新婚那天夫妻俩住在了较好的那一间屋。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便宜婆婆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朱明瑶感觉莫名其妙。仔细回想了许久,没发觉自己有任何对不住这对母子的地方,虽说一开始要的五亩水田娘家没给,可她的压箱底也有三两银子,这已经强过了村里九成九的姑娘了。再说,孔德也说过娶她不是为了银子,只是为她本身。
当时她以为婆婆是那种喜欢上脸的人,就是只要有一丁点不高兴就冷着个脸……她没放在心上,结果,当天吃晚饭时,婆婆提出她要养胎,而孔德要读书,让他们俩分开住。
当时朱明瑶脑子是懵的,他们是新婚夫妻,为何要分开住?还有,家里只有两间房,夫妻两人分开了,婆婆住哪儿?
她在家里没受过委屈,有什么就问什么,直接就问了这话。
结果,婆婆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