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城原先是没有慈幼院的,后来由城内的贺家牵头捐了百两银,又有城内富商各自捐了些,多是十两二十两,这些大户人家顺手给出的银子,对于老弱病残来说是足以救命的。潘九娘是最先一批被救助的孩童。
彼时她还在襁褓中,由一个同样被慈幼院接济的老婆子照顾长大。
长到六岁,慈幼院中有人贪墨,城内富商一怒之下不肯再接济,里面的人只能各自谋生。
年纪小的孩子还好,看着他们长大能干活的份上都有人收留,而不能干活的老人就只能等死。
彼时潘九娘是孩童,自身难保,顾不上别人。可照顾她的婆婆年事已高,她不能不管。于是,她自卖自身,去了贺家。
她想法简单,贺家于她有恩,反正都是卖身,还不如去报答自己恩人。
贺家称得上是城内首富,下人中虽然还是分了三六九等,可哪怕是最低等的下人也不会饿着肚子,不过是吃穿差些。
潘九娘用自己的工钱养活了婆婆,婆婆是个善良的人,又接连收留了几位老人,日子清苦,好歹能往下继续熬。她长到十二岁,已经显露了姣好的容颜。机缘巧合之下,府里的夫人知道了她的事,大抵觉得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将她要到了身边做大丫鬟。
工钱多了,但因为婆婆那边又养了几个孩子,潘九娘的日子并没有更好过。十六岁那年,府里的大公子十七,某一日夫人特意将她留了下来,问她愿不愿意伺候公子。
潘九娘早就听人说了夫人特意选几个貌美丫鬟伺候的缘由,听到这话,并不意外,她低下头,答应了下来……不做通房丫鬟,只在夫人身边是不可能的。她虽然是大丫鬟,可因为貌美,每次老爷过来,她都得避出去。一起的四人中,就有一个主动往老爷跟前凑,没多久就被夫人打发走了。
不能留在夫人身边,她的去处就说不清了,而做了通房,工钱应该会多些,她也能帮更多的人。
贺家的嫡长孙贺俊海是个翩翩公子,待人并不苛刻,一同去的三个丫鬟,他并没有偏向谁,每月找她们每人一次,其他时候都在忙生意上的事。
潘九娘工钱比以前多,还会得到赏赐,但活儿却少了很多。若说偏爱,贺俊海对她还是有些不同的,比如知道她一直在做的事情后,许她一个月出去三次探望婆婆。
可就在有一次探望婆婆回来的路上马车被人拦下,车夫看到面前四五个壮汉拔腿就溜了。只留下主仆二人。
潘九娘知道银子很要紧,但在小命面前,她立刻将身上所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