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心。”
连公爹都开了口,林氏知道,自己不能再多说了。当即借着头晕回了房。
*
杨家兄弟两个在城里多年,都有差事要干,且他们的活计都不错,养家糊口之余,还能攒下点银子。
这么好的活计自然不能乱来,当日夜里,兄弟俩就带着妻子坐上了去城里的马车,打算第二天照常上工。
楚云梨留了下来。
杨花椒弥留之际,特别想双亲,她打算先留一段,歇上大半个月再去城里。
村里确实有人在说闲话,杨母在这村里长大,迄今为止已经过了几十年。她认为越是坦荡,外人越不敢多说。于是,在她骂了几个捕风捉影的妇人后,暗地里说杨花椒的人少了许多。
当然,众人嘴上没说,好多以前看上杨花椒做儿媳的人却再没了先前的热络。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杨母失落之余,并没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女儿到了那样的地方还能全乎着回来,已经是走了狗屎运,不敢再奢求其他。
这日,楚云梨重新捡起了杨花椒以前的手艺,也是实在闲得无聊,正绣得起劲,村口一位大娘带着个马车过来:“花椒,这位小嫂子找你。”
楚云梨抬眼,认出来是当初那个一边扒树往上爬,一边后悔自己没有将孩子带出来的妇人。村里人喊她三娘。不同的是,此刻的三娘脸上带着面纱,打扮看着也不像是年轻女子,颇为成熟。所以大娘才会开口就称呼她为小嫂子。
三娘已经不见那时候的狼狈,衣衫整洁精致,养了几天,面纱外的肌肤白皙了些,额头饱满,脸颊应该也多了点肉,她笑吟吟道:“花椒,原来你家住在这里。”
楚云梨有些意外。
当初她离开大丰村时,赵父没有送她多远,又给了很丰厚的酬劳斩断这份关系……其实楚云梨能够猜得到赵家人的想法。
正常女子不喜知道自己不堪过去的人在身边转悠,赵家不希望女儿的过往被认识的人知道。
按理说,面前的三娘应该是同样的想法才对,哪怕辗转打听到了她的所在,不说刻意避开,也不应该故意找上门来。
当着村里人的面,楚云梨热情相邀:“快进,我没想到你会来……”她冲着带路的妇人笑着道:“多谢大娘把我的客人带来,这是……我在城里绣花认识的,她也是绣娘。”
大娘恍然:“看到是城里的小嫂子找你,我就猜到她是绣娘,既然人带到了,我家里还有事,这就先走了。”
三娘也冲着她道谢。
等人走远,三娘才摘下面纱,看向院子里:“你家有人在吗?”
“我爹下地拔草,我娘出去买鸡了。”楚云梨伸手一引:“进来说。”
杨母认为女儿太瘦,应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