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了”
李野笑着道:“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郝健有的你没有,伱有的郝健也未必就有。”
王坚强低着头更惭愧了:“我知道了哥,就你还觉得我有用,别人”
“行了,别多想.”
李野刚要安慰王坚强几句,在外面等他的文乐渝忽然轻轻问道:“你们要在京城买房子?”
李野道:“嗯,房子是立身之本,有一所房子在京城,心里踏实。”
文乐渝心思一动,笑着道:“那你不早说,要买房子,你找我哥呀!”
“.”
李野考虑几秒,道:“一点小事,不好麻烦你哥吧?”
但是文乐渝却道:“就我哥那脾气,你现在不麻烦他,他以后知道了才不高兴呢!前面找个电话,我打过去替你问问。”
得,贤内助都给安排好了,咱还能咋办?张开嘴等菜呗!
。。。。。。。。
靳鹏蹲在苏州街北面的一条胡同门口,无聊的看几个乘凉的老头儿下棋。
他都来京城一个星期了,结果李野交代的事情一件都没办成。
本以为经过广州的一番历练,他靳鹏大老板也算是有牌面的人物了,兜里票子都不论块,论沓。
结果到了京城,才发现钱这个东西,在京城这边的效力远不如南边。
在羊城,大家都讲究个利益,可在京城,大家都讲究个“面儿”,讲究个“规矩”。
你一个外地人蒙着头扎进来,没人给你面子,各种各样的规矩都能卡死你。
不过靳鹏有了在羊城的经验,在瞎撞了几天之后,就开始安下心来找人打问,寻找可以帮自己破局的人。
他发现老bj人,并不都是排外的,因为这年头在京城的外地人,比本地人少多了,还挺“稀罕”,
很多没事儿的老头,也愿意接你一根烟,跟你侃上几句。
比如这胡同口的丁大爷,就跟靳鹏有些投缘,一来二去的给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胡同最里面倒数第二家里,有个姓裘的老炮儿,在这一片儿人头熟,有关系,也许能帮上靳鹏的忙。
老炮儿是京城人的叫法,在这时代还微微有点儿贬义,因为大家都认为进单位上班才是正道,整天瞎混没个正式工作,不体面。
但就这种人,靳鹏连续接触几次,人家都不给面儿,架子大的离谱,最多只是给一句“你等着吧!有信儿我就告诉你。”
靳鹏就只能等着了,反正李野还没来,他也没别的办法不是。
而且这位“裘爷”的作风,不就是以前在清水县的自己吗?外地人到了清水县,他靳鹏也得拿捏拿捏不是?
其实再等几个月,南边的郝健也就能把挂靠单位的手续给办下来了,用单位的名义在京城买房会方便许多。
但人家郭东伦可提前给郝健、靳鹏说了一句话——“以后被人摘了桃子,后果自负。”
挂靠单位,肯定会有产权不清的麻烦,没多少利润也就算了,万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