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顿饭,但这是不可能的,许多人都自发都跑来道喜,纷纷表示:“恭喜爵爷今晚大获全胜!”
杨叶自然也是笑脸相迎,但是敬酒他是不喝的,酒量再大也喝不下,象征性举下杯就算了。
坐隔壁桌的凯子哥有些意难平,他觉得戛纳、奥斯卡都拿了,小小的金像奖还不是手到擒来?没想到输给了杨叶。
巩莉见状,只好解释道:“叶哥说过,金像奖最初设计的时候有一个缺陷。
其实以叶哥的在香港影坛的地位,你能拿下最佳导演已经是奇迹了。”
一旁的葛悠好奇地问道:“什么缺陷?”
巩莉道:“香港金像奖的规则是以奥斯卡金像奖为模板设计的。
但咱们华语电影实际上是分成三块的,和好莱坞不太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香港、台湾、大陆的电影人都喜欢抱团,希望自己人能够得奖。
在金像奖早期,得奖的几乎都是香港人,因为那时候香港的会员最多。
大家都很看重人情啊,当然就自己人投自己人咯。
这几年咱们内地电影人的会员规模上来,才陆续得一些奖。
另外,奥斯卡是可以公关的,每年都有专门公关公司负责帮忙冲奖。
为了得奖,电影公司也乐意掏钱。
比如说这次为了帮助《霸王别姬》冲击最佳外语片,联美公司就掏了一百多万美元。”
“啊?”凯子哥懵逼了。
开奖之前,他被联美公司喊去美国做了几场影评人交流会,分别拿到了纽约、洛杉矶、波士顿三大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外语片。
原来,这都是要花钱的?
巩莉理所当然地道:“是啊,拿这些奖就是为了冲击奥斯卡造势。”
葛悠奇怪地道:“那这还公平吗?”
“公平啊,美国是民主社会嘛,他们干什么都要投票,为了能够选上而去公关,是很正常的事啊,他们选总统都是这么选的。
用叶哥的话说,奥斯卡那些会员还是比较有节操的,一般来说,只有实力较近的电影,公关才能稍微影响局面。
如果入围的电影差距太大,那公关也没用。”
葛悠不明觉厉,吃了一块牛肉,说道:“有意思!”
巩莉继续说道:“香港很多电影人都是靠叶哥吃饭的,如果他有心的话,只要他稍微暗示一下,想得什么奖都不是问题,只不过他不屑于这么干罢了。”
张风毅打了个圆场:“其实我觉得《功夫》还挺好看的。”
凯子哥听了巩莉的这番话,也就释然了,说道:“《功夫》的确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不释然也没有办法,胳膊拧不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