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乎国本,臣不敢妄言。”
王安垂首低眉,继而道:“不过臣有一些浅薄的看法,还请陛下圣断。”
“但说无妨。”
“陛下,还于旧都乃高宗皇帝定下的国策,臣觉得与其说这是一个为了推动北伐的口号,不如说北伐的目的是为了还于旧都。当年朝廷南迁,遗民于江北,虽是迫于无奈之举,却已造成离心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北百姓对朝廷的认知会愈发陌生,长此以往恐难以扭转。”
王安微微一顿,在宁太后和其余重臣的注视中,不疾不徐地说道:“臣不讳言,当年王家屈身于景廉人刀锋之下,未能以死报国,实为门楣耻辱。六年前,当臣明白高宗皇帝的北伐决心,又得知边军将士夙兴夜寐,臣登时幡然醒悟,决意为大齐尽绵薄之力,一者是为赎罪,二者是受到朝廷的感召,只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齐人。”
宁太后似有所感,颔首道:“学士之意,哀家明白了。”
“陛下明见。”
王安恭敬地说道:“天佑大齐,故土重归,江北数千万子民定然会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迁都对于收服人心有百利而无一害,一如当年臣受到朝廷的感召。臣斗胆说一句,倘若朝廷不愿北归,北人何以自处?”
李景达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说实话他对这位盛名在外的王学士颇有微词,这几年陆沉遭遇攻讦和猜忌的时候,从未见此人挺身而出,哪怕只是声援几句。
要不是王安的嫡亲侄女嫁给陆沉,以李景达的脾气肯定会当面数落他几句。
然而今天王安这番话,尤其是最后那句“北人何以自处”一经出口,就让李景达明白什么叫做世家之主的老辣和精准。
看一看周遭那些重臣凝重的脸色就知道,王安之言若是传出去,朝廷必然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由于成宗皇帝李昱的倒行逆施,江北百姓本就对大齐怨声载道,只不过后来景廉人更加不堪,加上陆沉对于军纪的严苛要求,江北百姓才会尝试再次接受大齐的统治,否则必然民乱四起。
江南和江北情况不同,哪怕是在大齐最艰难的时候,战火都没有波及到南方,百姓们不曾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且李端登基之后一直施行仁政,所以京城无论在南还是在北,不会在江南民间引起动荡。
在这个最敏感的时候,朝廷是否愿意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