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再选。”
说罢,便有些茫然地望向眼前的花灯。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仔细思忖片刻,终于点了一盏“白底寒山冬梅图”灯笼。
摊主毫不怠慢,立刻将灯笼取下,扯下底端的没面儿,一边朗声宣读,一边递给许如清。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打一物!”
颂毕,摊主不忘笑着冲围观看客拱手抱拳:“各位,小本儿买卖,咱可别刨我的活儿,容这位老夫人仔细想想。”
许如清好歹也曾风光过,既是“会芳里”当年的大掌柜,又岂能不通晓诗文?
当下沉思片刻,终于试探着开口问道:“风?”
“嚯——”摊主夸张地恭贺道,“老夫人,一看您当年就是大家闺秀,必定是饱读诗书的人呐!得嘞,老夫人破了谜面儿,我送您一把纨扇,嫦娥奔月图,祝您老松乔之寿,年年安康!”
大家都很惊喜。
江雅更是迫不及待,忙蹦跳着说:“该我了,该我了。”
“好好好,这位小姐,你也挑一个吧!”
“我也选那个!”
“你也选……”摊主面容一僵,忍不住尴尬地笑了笑,“这小姐,头脑灵得很呐,可你们是一块儿来的,不能选一样的,您再换一盏吧?”
江雅起初还有点不服气,直到大家跟她讲清了规矩,她才选了一盏“霁色风帆过江图”灯笼。
摊主照例摘下灯笼,取了谜面儿,一边递给江雅,一边朗声介绍道:
“嗬,这个谜面儿可是有出处的,您要见过,那算白给,您要没见过,那就可有的猜了。”
江雅接过来,低头一看,却见那谜面儿上写道:“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物。”
“我这个咋这么难?”江雅挠了挠头,一时不得谜底。
江承业凑过来,只见那谜面儿上有“儿童仰面”、“清明”、“游丝”、“东风”等字样,想了想,便默不作声地还给了姐姐。
“小弟,你能猜出来么?”江雅问。
摊主忙说:“诶,小姐,要是别人猜出来了,这可不能算是……”
话还没说完,摊主忽然停了下来,只觉得有人在扯他的衣袖,低头一看,却见张正东偷摸往他手里塞了一个大钱儿,心下会意,便不再多说什么,只道:“反正你们是一起来的,谁猜中了都一样。”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