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就这两三百人,还得俺自己去划拉,省里现在没兵,都在山海关那边囤着呢!”
江连横心说也对。
眼下省城空虚,回来的多半都是伤员,实在没有大军可派。
若有,想必也轮不到张大诗人领兵剿匪。
奉天无大将,效坤当先锋——时也命也!当然,老张也不是脑袋一热,就把剿匪的差事交给了张效坤。
他早就知道,张效坤年轻时,曾经在毛子手底下修过铁路,对东三省的地理了如指掌,也算比别人多了些优势。
张效坤自己也是胸有成竹。
可是,江连横却仍旧有些担心,便问:“大哥,你去见大帅时,那边还有没有别人?”
“没有啊,咋了?”
“你确定不是有人给你挖坑,等着看你出师不利?”
“这话说的,主意是俺自己出的,跟别人有啥关系。”张效坤浑不在意。
江连横却道:“大哥,我可听说,这次造反的叛军,是绥芬河山林游击队,一半是当年被遣散的官兵,一半是山头胡匪,两伙儿加起来,至少大几千人,你这两三百人……能行么。”
“你瞅瞅,外行了不是?”
张效坤拍了拍江连横的肩膀,朗声大笑道:“老弟,这领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番号,没有番号,连饷钱都没着落,有了番号和饷钱,这年头,还愁招不到人么?”
“可这也太悬殊了。”江连横说,“大哥,我是怕你出事儿,你本来在奉天就没什么人替你说话,万一马失前蹄……”
“老弟,把心搁肚子里,等俺的好消息就行了。”
张效坤仿佛胜券在握,说着说着,竟已然开始畅想,等到剿匪以后,能搜刮出多少金银钱财了。
见他喜形于色,江连横也不好再泼冷水,沉吟片刻,只说:“可惜,我最近要忙省议会的事儿,不然高低陪大哥走一趟。”
“嗐,不用你陪。”张效坤说得信誓旦旦,“你就老老实实待在奉天,等俺大功告成,先把欠你的账还了。”
“还提钱是吧,那我走了。”
“别别别,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事儿俺拎得清。”
江连横随便搪塞几句,旋即吩咐伙计走菜,又叫来华洋姑娘上桌作陪,临别践行,不醉不归。
一夜无话。
待到次日清晨,张效坤召集宪兵营旧部,满打满算,不到三百人,去了火车站,登上运兵专列。
临行前,又命人在火车头上,竖起一杆大旗,上书“奉天省陆军第一师”,就此荒唐滑稽地踏上剿匪征程。
…………
几天后,在张大帅的暗中授意下,关东各界联名抗议京师任命,封关自治,拒不服从。
东三省联合议会随即召开。
一时间,士农工商学,东三省各界名流云集奉天。
江连横身为奉天总把头儿,自然也被“推举”参会,在三省联合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