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中将军官也走到李参谋面前,淡淡地说:“小李,这个人,我带走了。”
李参谋原本也不清楚状况,可一听江连横的名字,心里便立时反应过来。
相似的情形,他最近早已屡见不鲜。
如今奉军战事不利,许多家里有钱有势的军官,纷纷托关系、走后门,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家亲属调离前线,躲避战祸,回到后方,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若是放在小说里,李参谋见此情形,大抵会满脸堆笑,连声奉承,同时对自己昨晚的态度追悔莫及。
然而,李参谋并未如此。
正相反,他的目光愈发冷峻,也愈发不屑,忍不住喃喃自语:“呵,到底还是跑了。”
声音很轻,但并未逃过中将的耳朵。
“小李,你有啥意见么?”
“没有。”
李参谋的回答很干脆。
中将军官是奉系老派,而他却是新派人物。
双方朋党尽管分歧不断,但毕竟还有从属关系,起码目前来说,新派拧不过老派。
李参谋就算有意见,也于事无补,索性懒得争执,只说:“长官,还有别的事儿么?如果没有,我还得去监工呢!”
中将军官面色一冷,也不多说,只是点两下对方的肩膀,低声道:“小李,你注意点。”
说罢,转身就要上车。
北风似懂非懂,情况突然,毫无预料,人还有些懵,就被那少将推着朝汽车走去。
恰在此时,付成玉突然从战壕里窜出来,疯狗似地跑上前,大声喝止。
“长官,长官等一下,我有话说!”
两位将官不禁皱起眉头,询问究竟。
付成玉却说:“我可以给赵营长作证,那天晚上,西路军溃败,总司令部……”
他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可惜却完全想岔了。
付成玉误以为,这两位军官要拿北风问罪,便急忙说清了那晚的来龙去脉。
众将士一听,也跟着提心吊胆,于是竟纷纷跳出战壕,争相替北风说情,又说北风如何带领他们摆脱追击,顺利抵达石门寨。
逃亡奔命这几天,虽然不长,但彼此的情分却渐渐稳固起来,眼下自然不肯袖手旁观。
李参谋见状,不禁在心中暗骂:这帮傻子,还替人家求可怜呢!
两位将官也是有口难言。
大战当头,却把权贵子弟运往后方,只让寒门弟子冲锋陷阵。
这种事儿,实在不太光彩,明面上总要有个说法,不然难以服众。
中将军官想了想,决定借坡下驴,干脆顺承道:“你们刚才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但这事儿不是我能做主的,上峰下令,调赵正北回奉述职,你们等消息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