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从1987开始 > 第1621章 新项目

第1621章 新项目

bsp; 他是如何想到这种技术的。

    其实想到也没什么。

    易飞是一个奇人,他的奇思妙想太多了。

    问题是易飞写出了工艺过程。

    至少从理论上讲,他写的工艺过程是没有任

    何问题的。

    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问题。

    张如泉承认。

    如果不是小易总提出来。

    他是想不到这些的。

    别说工艺,就是隧道三次发酵技术他也不会想。

    易飞说道:“双孢菇工厂化,如果不解决三次发酵问题就很难进行下去,产量太低,种值周期长,谁干谁赔,引进双孢菇工厂化的专家都是屁。”

    隧道式三次发酵技术是90年荷国首先推出的。

    易飞就不相信,自己在知道工艺的情况下研发不出来。

    华夏在二十年后才开始重视这项技术,真正推广起来比西方晚了快三十年。

    双孢菇二次发酵每平米最高产量也就二十公斤,这是最好的情况。

    三次发酵技术能让双孢菇达到三十多公斤每平米的产量,而二次发酵技术一年能种最多五茬,三次发酵最多能种9茬,几乎多了一倍。

    当然产量的高低还和覆土等技术有关。

    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两人正说着,张如泉也从楼上下来。

    周桥说道:“正好老张来了,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下。”

    易飞看向赵丽丽。

    赵丽丽说道:“你们去讨论吧,我上去找谢楠她们。”

    一楼也有休息间。

    三人进了休息间。

    张如泉把项目的进行情况说了一遍,“小易总,现在还是缺人,现在虽然在余家岭基地有十多名技术员,可他们的任务是带着乡亲们种值香菇和双孢菇,真正搞这个发酵技术研发的,就我和李志安、段孟贤,说实话,他俩目前帮不上大忙,我觉得你提出的三次发酵技术理论是没问题的,但实现起来还是有些难度,人员是个问题,还有相关的设备,根据你写的工艺,有些设备咱们买都买不来啊。”

    小易总是厉害。

    他不但改良了二次发酵技术。

    还提出了三次发酵技术,关键是他还写出了工艺。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旧神之巅救命!炮灰的我开局就被女主逆推消失点武动之真正的武祖我在东京种神树请为这个世界再扣一次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