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了城镇的人口上限,即使在某些地方的技术革新已经超越了地球,但封建和神权依旧是社会的主流,奴隶制在某些区域甚至成为了一种救赎。
“呵呵,我们世界的情况再度恶化,会不会退回这样的城邦时代?”
路平安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在最近的一系列的改革之中,有一条“迁移人口稀少的中小村镇到中大型城市”,这是在降低社会维稳的成本。
不得不承认,这些来自不同世界的乱七八糟的抄写本,极大的扩充了路平安的眼界,也让他思量了自己的未来。
【“新的源不远了,不远了!”
“第一批种子只有两百,但活下来了两个!他们的变异......其强度达到了‘独角怪’的程度,太好了,等他们长大了,我们可以去抢另外的源了.......”
“........我们要吃的更多,更多的变异,才能确保我们族群的优势,那些该死的,会飞的畜生......”】
这个残本提及的世界观,就和之前两个正好相反了。
前面那个世界的主要种族,是主动避开污染,避开无可遏制的变异,那增加族群的数量。
而后面那个世界的“书学者”种族,他们并不是自己世界的唯一智慧、文明种族,只是庞大竞争族群中的一员。
在他们世界,“污染源”反而成了一种资源,让族人更多的变异,并拥有特殊的能力,才是族群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的优势。
变成怪物?谁在乎,慢了的话,就变成了别的族群的口粮了。
至于大部分变异种失去理性甚至失去形体?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必须支付的代价,他们对同族的“奇形怪状”的忍受度,惊人的高,甚至视作一种美和时尚。
各智慧种族在疯狂的竞争,竞争谁变得更加疯狂,谁能在食物链的上游吃掉更多的“污染”,获得更多的“污染总比例”......这个数字,用来确保族群的整体强度,还有在生存竞争上的整体优势。
值得一提的,就是路平安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考虑到双方的变异速度,这两个世界的“污染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