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老对手沙俄也罢,大家从来都不会真正的将手里的核心技术提供给iter。
也正是因为这样,iter的发展和进度才如此缓慢。
否则集结了一半以上人类的大型国际合作组织,怎么可能研究了几十年,至今连反应堆都没有完成建造?
不过如今这张废纸,似乎的确可能成为一个理由。
当然,如果仅凭米国,想要迫使对方交出技术难度恐怕有点大。
不过没关系,相信在这个立场上,无论是欧盟,还是iter的其他国家,都会站在他们这边的。
思索了一下,布鲁耶特抬起头,看向助理,道:“联系一下的iter其他成员国的盟友,下一次会议,我们将针对性的提出这个问题,相信他们应该也感兴趣。”
“另外,更多的收集一些华国从iter计划中获取到的技术,无论是公开的,还是交易到的,都收集起来,这些都是证据。”
另一边,华国京城。
长安街北侧的建筑中,常年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波澜不惊的眼眸看着办公室中翻阅着信件的秦安国。
翻阅着手中的信件,秦安国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还真是他的风格。
整封信,其实上一次他搞《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项目》时写的信一样,完全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我,徐川,打钱!”
上一次他写信到这里来是为了要钱要科研资金,这一次也一样,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
当然,事实上他在来这里之前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作为科学技术蔀的负责人,在破晓聚变装置做出四十五分钟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不停的召开相关的会议了。
包括最顶层的会议,他都参加过两三次。
对于华国这个能源大国来说,寻求一种可以代替煤炭和石油的全新能源是必须的。
核能是一条很好的路线,无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都是可以选择的。
尤其是前者,在徐川解决了核废料的难题后,核裂变发电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清洁能源,大规模的建造核裂变发电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华国的能源需求。
但核裂变发电的缺陷很大,首先是建造核裂变发电站的投资相当巨大,建造一个100万千瓦的核电厂,投资需要差不多两百亿。
如果要依靠核裂变发电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可以说要投入的资金是相当大的。
至少短时间内做不到。
而且核裂变发电也不是说没有危险的,虽然那位徐院士解决了核废料难以处理的难题,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大规模的铺设核电站,安全等方面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所以投资研发核聚变技术,是必须的。
而那位徐院士可能也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担心既然核废料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