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目光短浅、固步自封,被淘汰也是正常的,正所谓一鲸落万物生,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很有必要的。”
“太子大舅哥,你难道没有发现么?自从儒学势微后,过去都快要消失的法学、理学等各学派正在快速崛起成长,大有先秦百家的盛况!”
“当然了,若是儒学一脉真有能人,也会重新崛起的,如果他们还沉浸在过去的荣光当中,那等待他们的便是彻底消亡,这一点就算是王朝也避免不了,更何况是个学派。”
闻言,朱标默默点头,不再为儒学说情。
之后朱标、吕昶二人又询问了很多关于科举改革方面的问题,欧阳伦也是极为认真的讲解,讲到复杂处,欧阳伦甚至还会将黑板拿出来,一点点給两个人刨析。
等将所有问题都得到欧阳伦的解答后,朱标、吕昶二人才满意的离开。
三天之后。
朝廷迈出科举改革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颁布“大明公务员考试办法详解”!消息首先就被刊登到大明人民日报上。
其中考试内容,从过去全部靠儒学的东西,变为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考核,涉及法学、理学、商学、农学以及儒学等等,儒学相关知识的占比只剩下百分之三十!并且公告当中还重点说明,未来儒学知识的考点还会继续减少,最后只剩下百分之十!
当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普通百姓倒是颇为高兴,毕竟他们先很讨厌儒学,觉得儒学就是光说不做的存在,相反对于农学、商学颇为支持,认为这样更为公平。
有高兴就有人愁,大明读书人可不少,他们寒窗苦读十数年,大部分都是学的儒学,结果现在告诉他们儒学考点只剩下百分之三十,并且还会逐年减少,这意味着他们能金榜题名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这让读书人们相当难受。
而那些并没有参与到之前儒学事件的大儒,再看到这份“大明公务员考试办法详解”后,更是气得不轻,但却又无可奈何。
当初儒学那般强盛都无法撼动欧阳伦分毫,如今儒学已经衰败至此,更是无力反抗,而且他们也清楚,他们这些儒学之人之所以还能完好无损,完全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参加到之前的事件当中去,算是为儒学保留了一些火种。
时代已经变了,儒学要想重新发展起来,绝对不能和朝廷对抗,应该适应时代的新变化,一股新的思潮在儒学内部诞生。
京城。
韩国公府。
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冲忙走了进来。
李善长正在浏览报纸,见到两人进来,“你们先坐,等我把这份报纸看完再说。”
冯胜、蓝玉闻言,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老老实实先坐下。
大约过了一刻钟,李善长终于是将报纸看完了。
“你们来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李善长问道。
“老相国,你还不知道吧,欧阳伦这小子发布了一个叫做‘大明公务员考试办法详解’,这消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