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便已经完成了。
只不过出乎易尘预料的是,秦皇嬴肆竟是向其问起了对大秦的未来规划来。
对于大秦大方向上的发展战略,秦皇嬴肆是越来越喜欢找国师大人聊天了。
“陛下,你干嘛用这种眼神看着贫道。”
说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易尘摸了摸鼻子,秦皇嬴肆的眼神看的他心中有些疑惑。
“朕只是奇怪,之前朕无论有什么过分的想法,只要找国师来商谈一二,便总能放下心中的内疚,让朕感觉自己其实还是一位宽仁君主,没想到今日国师提出的策略却是如此的….温和。”
“让朕一时间有些感慨而已。”
在面对易尘之时,如今的秦皇嬴肆完全没有君主的架子,此刻他脸上挂着促狭的笑意,却是揶揄笑道。
在那张中年帅大叔的老脸上,易尘竟是解读出了‘国师,今天你竟然像个人’的表情。
易尘:“.….”凸(艹皿艹)
“老中登,草泥马,你以为自己很幽默?”
一时间易尘内心竟是疯狂腹诽起来,要不是现在还打不过面前这個中登,他现在就想给他一电炮。
嬴肆自然不知道他的国师内心中正闪烁着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他脸上一肃,躬身一礼,却是正色道:
“还请国师替朕解惑。”
“和国师如今的想法比起来,朕之前的想法却是有些过于极端了。”
“对于擅长生产的修士需要一定优待朕可以理解。”
“那些不求上进之人,不能为帝国贡献力量,朕为何还要善待他们?这岂不是让我大秦尚武风气为之气折?”
大秦千年帝君有着一个巨大优点,那便是不懂就问。
望着诚心求教的嬴肆,易尘忍不住心中一叹,现在他已经猜出了嬴肆之前的想法。
那便是把那些他认为的‘不求上进’之人不当人,应该从帝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歧视他们,打击他们,帮助他们奋进,或者,毁灭他们,用他们的惨状震慑未来潜在的‘不求上进’之人。
整座帝国所有的一切应当都为征战而妥协。
可惜想法很好,就是有点太过于城市化了。
“陛下,且听贫道一言。”
“其一,设立一个不那么紧绷的缓冲区其实并不会让大秦尚武风气为之折断,反而是过刚易折,紧绷的弓弦太久了,它会断掉,崩伤持弓之人的手的。”
“其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贫道得天人授法,深知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当中,那些游走在刀尖之上的人,偶尔也会想要缓缓,
而那些陛下认为的不求上进之人,他们当中歇久了也会有部分改变想法,从而勇猛精进。”
“经历过这些改变之人,他们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坚定。”
“陛下通读万法,坐拥四海,自是知道易经有言。”
“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往蹇来誉,宜待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