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晚明海枭 > 第317章 我们的南海

第317章 我们的南海

    “这是去往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的海道针经?”姜军师疑惑地看着林海,不明白后者拿出这本书来究竟是何用意。

所谓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后世之人更熟悉的名称分别叫西沙裙岛和南沙裙岛。

其实后世的名称未必比古称更贴切,毕竟西沙裙岛确实是以沙岛为主,但南沙裙岛却多是环礁,以“长沙”、“石塘”名之倒也颇为形象。

不过这两地在海南民间的另一种古称就颇为无厘头了,海南渔民每年乘着东北季风去往这两地捕捞,先到的西沙裙岛就被称为东海,后到的南沙裙岛则被称为北海,相当于是从“东北”二字里各取了一个字。

没错,海南岛的渔民从很早开始就去往这两地捕捞了。早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就将南海海域命名为“涨海”、“珊瑚洲”,到了唐代又出现“石床”、“石堂”、“九乳螺洲”等称谓。

及至宋代,“长沙”和“石塘”的名称始见于各类文献,西沙裙岛和南沙裙岛开始有了明确的区分。最晚从这时起,去往西沙和南沙的针路口诀已开始在海南渔民中代代相传。

而到了明代,形成文字的海道针经已不下十余种,详细记载了去往西、南沙各岛的针路,并且给绝大多数岛礁都命了名。

可以说,明代的海南渔民继承了祖先历时千年的知识传承,至此已基本摸清了整个南海的水文地理。

后世有人说三沙市的自古以来只能追溯到民国时期的九段线,这是纯踏马瞎扯淡!

按照“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最早有效行政管辖”这四个领土主权要素,东大对南海的主权是无可争议的。而且前三个最早那是千真万确的自古以来,古的不能再古了。

早在会友公司成立之初,林海就派人去东南沿海各地,高价收购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海道针经。

其中最让人惊喜的就是在琼州府各地买到数十种有关西、南沙针路的手抄本,林海命人将其汇总整理,并郑重其事地将合订本>>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请扮演渣女[快穿]饥荒年,开局率领百名犯妇当反王女县令白衣披甲战锤:以涅槃之名相错亲结对婚,亿万老公太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