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晚明海枭 > 第241章 铁模铸炮技术的突破

第241章 铁模铸炮技术的突破

的炮之所以又硬又脆,主要是冷却太快了,属下觉得很有道理……”何良焘这话一出口,林海就知道找到症结了,铁模和泥模的最大区别确实就在于散热。

“此人是半年前入职的,是今年新来的移民吗?原来是做什么的?”林海听了很高兴,研究院自己解决了这事,不用他介入,这是个好消息。

“是的,他是崇明来的,老家据说是北直隶的,本来就是铁匠。”何良焘闻言回道。

“哦?是铁匠?这人叫什么名字,叫他过来我和他聊聊。”林海感到有些诧异,毕竟清朝搞出铁模铸炮之后就一直没有解决白口铁问题,说明这个问题对于当时的冶金领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

“名字有点怪,叫左武卫。”何良焘说着就让人去请这个左武卫过来。

半盏茶功夫后,一个头发花白、胡子拉碴、发际线略高的汉子被请了过来,看样子起码有四五十岁了。看到林海后,这人略显拘谨地叉手道:“小人左武卫,见过总座。”

“不必多礼,你多大年纪了?”林海看到来人后略显失望,他向来都认为伟大的创新都是由年轻人做出的。

“回总座的话,小人今年二十五。”左武卫这句话差点没让林海口中的茶水喷出来,敢情这家伙是个少年白,而且这面向也确实显老了一些。

不过知道此人年纪不大后,林海倒是挺高兴的,接着又问道:“你为何说铁模铸炮的问题就在于冷却太快?”

“因为小人在年幼时曾见过我爹用铁模铸造犁铧之类的农具,当时铸成之后,要把铁农具放在窑炉里焖火,之后再慢慢冷却,这般才能让它不那么脆……”

林海闻言恍然大悟,左武卫所说的是一种退火工艺,或者具体点可以叫生铁柔化技术。

他在后世的一档军武节目里曾经看到过,抗日时期我军的兵工厂曾经饱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具体来说就是白口铁的榴弹弹壳太过脆硬以致难以加工,最后的解决方法用到了德国黑心韧化技术与太行山焖火技术,堪称是土洋结合。

不过林海却不知道,其实老祖宗在战国时期就有生铁柔化技术了,到了汉朝已经可以用退火工艺处理薄壁的铸铁件,得到黑心可锻铸铁。

当时的农具都是用这种工艺制造的,不过由于后来炼钢技术的发展,生铁柔化技术在农具制造领域基本被淘汰了,只在偏远山区还有流传,以致于与之类似的铁模铸炮白口铁问题在清朝没能得到解决。

“所以你的解决思路是把铸好的臼炮放到窑炉里焖火?”林海接着又问道。

“不,不,那样不行。”左武卫闻言连连摆手,“火炮的管子太厚了,用那个法子不行,但如果在浇铸前把铁模烤热,浇铸后不让它那么快冷下来,我想是可行的。因为有泥模铸炮的例子在,泥模的好处就是散热慢。”

“很好,希望你这个法子能行得通。”林海勉励了左武卫一句,此人虽然是从幼时的经验得到启发,但后面这番话还是体现了他的思维能力。

“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