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随时都可以。”吴国毅说着又道,“若是没有紧急军务,最好操练半年后再上战场。”
林海对吴国毅的回答很满意,练兵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支军队永远不可能在准备万全之后才投入战场。当战事来了的时候,即使是刚招募的新兵,该上也得上。
戚继光当年在东南抗倭,曾经请期三年练兵,并要求三年之后再用他的部队。但实际上,义乌招兵之后仅仅两个月,他就带着这批新兵奔赴抗倭前线了,戚家军是在血和火的实战中成长起来的。
“三个月。”林海伸出三根手指道,“三个月之后,我要看到可以上战场的舟山营。”
“敌人是谁?”吴国毅闻言有些紧张,这林大人应该不会这么莽,三个月后就要把舟山营拉去辽东打建奴罢?
“海寇。”林海含糊地回了一句,他还没想好到时是让舟山营先去和郑芝龙交手,还是先让冯一刀的警备部队先上。
三个月时间,舟山营的战斗力真不一定能比得过这帮水手们。
毕竟,戚继光在去义乌招兵之前,已经练了两年的绍兴兵了,他是有一批成熟的军官队伍的。只是因为这些绍兴兵都是城市油滑之人,他才要去义乌另募新兵。
而且义乌的那些矿工们是由陈大成这些包工头们组织起来为矿主服务的,还曾有组织地进行过大规模械斗。伍山的这些采石工却是由矿主直接招募的,从来没有杀过人见过血。
具体用哪支部队,只能到时候看舟山营的训练效果再进行评估了。
不过就算是到时警备部队先上,林海也要让舟山营拿周边水匪先练手了,这边的水匪好歹没有那么多火器。
“请大人放心,三个月后,舟山营一定能胜任剿灭海寇的任务。”吴国毅闻言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也没跟海寇打过仗,但只要不是打建奴,那就好说多了。
天启五年的除夕夜,林海是在军营中度过了最后一夜。
这天没有安排训练任务,柳麻子也首次在军中说了两场书,上午的听众是第一局,下午的听众是第二局,辅兵们也分为两批在后排观看。
林海没有让柳麻子讲他新编的本子,还是捡了个轻松诙谐又喜庆的旧本子讲的,这一天舟山营官兵共欢。
而过完这一夜后,林海就要暂别军营,开始实施东番的种田大计了。
早上起来就看到七月的讣告,和三痴一样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唉……今天就不发打赏感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