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工人上来,也就多个几天的事。
而元旦到2月份过年回去,还有一整个月,可以多赚不少钱。
其他入股的船先不算,他现在手头有17条小拖网渔船,还有一条东升号,一条30收鲜船,一条44米的远洋1号。
如果再多5条船的话,那等于他17条小拖网渔船不变,但是东升号可以排序1~5了,然后30米的收鲜船,40米的收鲜船,44米的远洋1号。
今年再多赚钱的话,他就再去预订两条远洋一号,给它排序排到3号过!
那么大的船造起来肯定没那么快了,而且他肯定也要要求全钢制的,那得下血本,估摸着两条船陆续交货也得两年。
提前预定着也好,早点预定,等到90年代,就能交货到他手上了。
通货膨胀前定的渔船,价格自然也就定下来不变,肯定不能随着物价的上涨给他加价。
叶耀东等从造船厂出来,心里又有了确定下来的计划了。
就是在这两年,他得多培养人手,这边好像确实有海员培训单位,等过完年他琢磨一下,问一下大家的意愿,到时候再送工人去培训。
肯定要定下合同的,签字给他干几年,他才能送人去培训,这个还得带薪培训,不然大家肯定不愿意,耽误时间挣钱。
他当然不能亏本了,学完了肯定得给他干个几年才行。
接下去几天,收鲜船出海收获照样跟之前一样,交给干熟了的工人,他就待在岸上,等船靠岸了,就安排收货送货。
空闲时间他就打听海员培训的事,其实也没有多费劲,他去商会里转几圈,大家把知道的给他说一下,他抽空去单位问了一下就都清楚了。
只是现在也不是时候,等到要准备回家过年了,到时候大家整合在一块再说也来得及。
而现在入冬后,时不时有冷空气来袭,动不动就下雨降温,小的船有时候夜里出去,早上就回来了。
然后东升号那几条船可能去个两三天就得回来,然后过个两天,才可能再去。
因为天气风浪的原因,特别的不稳定。
也就只有他爹开的那条船格外的坚挺,中间只回来一趟,歇了三天才又去。
收鲜船现在也不怕不够用了,两三天去收一趟货就行。
叶耀东每天的收入减少了一点,不过等天气好起来后,又开始大赚钱了。
断断续续一直到月底,他才给其他船算了一回总账,顺便也把其他船属于他的抽成拿到手。
工资这个月就不发了,10月底大家回去前刚发过,这个月就压在那里,等过年回去再发。
谁要不够用的,直接预支就行。
叶耀东按了两小时计算器,才把这20来天赚的钱给算清了。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