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官还要再往下一家颁旨,婉拒了海西崖请他进屋品茶的邀请。不过他心里知道这家人虽然只出了几个小官,却即将与许太后唯一的娘家亲眷小辈结亲,孙子也刚刚立下了救驾之功,未来一片光明,因此对海家人十分和气,一点架子都没有。
马氏示意海礁塞给传旨官“沾沾喜气”的红包,传旨官不动声色地收下了,脸上笑意更浓,夸了一副腼腆害羞样的海棠许多话,夸她是个才貌双全、知书达礼的娴雅千金,赞海西崖好家教,又夸了海长安、海礁与小石头,还接受了海家邀他明年来喝喜酒的好意,闲聊了几句,方才带着人告辞离开了。
传旨官接下来要去的,据说是张家。吴家那边,由于吴珂目前寄居在承恩侯府,因此传旨官已经提前过去了。至于周家那几门赐婚的婚事,却是另一位传旨官负责的,官职地位都比到海家来这一位要高。
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海家上下无人都在意。张家这等老牌外戚,接旨都排在海家后头了,他们有什么好埋怨的?
最重要的是,海家姑娘与金嘉树的这桩婚事,在赐婚旨意颁下来后,总算落到实处了,不会再有变化。这让海家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再加上如今国丧已过,众人都不需要有所顾忌了,自是大大方方地欢喜起来。有得信的邻居们上门道贺,海西崖夫妻也笑着道谢,还招待这些不大熟悉的邻居们在家喝茶吃点心。至于海棠,自然是早早就被簇拥到正院上房里端坐去了。
这一日,上门来道喜的客人络绎不绝。就连到上房来见海棠这个准新娘的女眷,都至少有三五十人。海棠从来不知道自家在京城竟然有这么多朋友。这些人还不仅仅是见过几面的新邻居而已,多数都是昔年在西北曾经结缘的吴门故生的妻女儿媳,个个见了马氏都能说出许多过往的经历来。她们对海棠的祝福都是真心的,海棠便也诚恳地一一致谢。
比海家更早回京的吴门故生们,兴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回朝爬到高位上,但对京中的消息比起海家要了解得多了。众位太太奶奶们坐在正院上房里与马氏聊家常八卦,没少提京中的新闻,说起金嘉树都只有夸的。
据说金嘉树是书香耕读人家子弟,少年丧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