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眼神,更加充满欣赏,点头道:“确实,楚王昏庸,不知道汲取历史教训!
过去,扶苏只是听母亲说,楚国地大物博。这次南来,亲眼看到了楚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物产富饶之地。
如果楚王内修德政,富民强兵,虽然说我大秦统一天下乃是天命所归,但要消灭楚国,确实也不是这么容易!”
刘信沉默了一下。
作为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他又想起了前世了解过的一个历史人物:西汉的贾谊。
贾谊被称为是西汉一代最为杰出的政论家,写过许多经典的政论文章,其中一篇代表性作品,就是《论积贮疏》。
这是贾谊23岁时(公元前178年)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粮食积贮。此文不仅对汉朝的粮食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整个华夏后世的治国理政方针都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刘信很欣赏贾谊。有一年去长沙旅游,还专门去了贾谊故居。
贾谊故居位于长沙的一条网红闹巷,那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游客们往往只是沉迷于各种长沙小吃,却很少有人懂得去瞻仰一下贾谊故居。
贾谊故居虽处闹市之中,却依然是寂寞的。
扶苏,是在给这家粮食铺子的老板,解释秦朝的粮食政策。
刺客均已伏诛。扶苏一行,并没有立即离开这里。他还是要借此机会,继续调查研究,秦朝在楚地要推行的粮食政策。
他的受伤本来比刘信重,中毒也比刘信深。但是,刺客伏诛之后,优先得到护卫们的救治,所以提前恢复过来。
鲁勾践剑上的毒,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用毒的知识本来就还有限,类似这种飘忽不定、时刻处于通缉之中的刺客,要弄到特别厉害的毒品,本来就不容易。
刘信也得到了护卫们的救治。此刻正靠墙席地而坐,苏醒过来后,除了觉得腰背有些难受,已经没有其他的不适。
睁开眼,看到扶苏正坐在自己的对面,和粮食铺子的老板、伙计们交谈,神色温和自如,仿佛之前的刺杀,完全没有发生。
只是,几个护卫,现在离他更近,把他牢牢地护卫在中间。
粮食铺子外面,也安静了不少。刘信研判,刺杀事件发生后,周围已经加强了戒备。
至于鲁勾践、鲁英莲兄妹,以及其他的几位刺客,此时均已不见踪影。但,地上的血迹表明,之前的那场刺杀,确实是非常惨烈。
而那个被刺客们当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