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
待黄猗离开,孙坚迅速召集了众将商议出兵。
由于周瑜识破了十二军令的用意,孙坚也让周瑜随军到此。
“本将不是第一次跟曹操交锋了。”孙坚仗剑而立,沉声道:“在颍川的时候,本将就跟曹操打过几次。”
“此人麾下,亦有不少骁勇善战的将士,不是容易击败的。”
“想要尽快击破曹操,还得再用奇计才行。”
孙坚抬头看向周瑜。
虽然周瑜年幼,但智计已经不弱。
周瑜细思片刻,道:“伯父,我军远来疲顿,而曹军却比我军先到两日。”
“若我是曹操,定然会趁着我军疲惫,趁着劫营。”
“不如将计就计,伏兵于营寨之外,先胜曹操一阵。”
黄盖抚掌赞道:“阿瑜虽然年少,但这军旅之术,却懂得不少。”
“能料到曹操会趁机劫营,已然胜过大部分的统兵武将了。”
周瑜谦逊道:“黄叔父过誉了,瑜只是一些猜测,未必就料算准确。若是曹军不来,反倒让将士更疲惫了。”
孙坚静静思索。
论战场经验,孙坚比周瑜这个只读了兵书、听了些战场例子、但未真正上过战场的少年更丰富。
不是任何的战场,都适合兵书上的例子的。
“曹操并非少谋短智之辈,若要劫营,不会用如此直接的劫营之法。”
“我军疲惫而敌军兴奋,贸然交战,于我军不利。”
“倒不如给曹操下战书,约定三日后决战。”
孙坚虎目锋利,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敌我军力上的优劣。
周瑜疑道:“曹操奸诈,若他表面同意决战,今夜却来劫营,我军若无准备,岂不是让曹操得逞?”
孙坚语气一寒:“阿瑜,连你都猜到曹操会假装同意,那今夜曹兵就必来劫营了。”
周瑜本是机敏之人,此时也反应过来:“利用曹操的奸诈秉性,故意给曹操设套,引曹兵劫营。”
“如此一来,今夜就能小胜曹操一阵了。”
“多谢伯父提点。”
孙坚点头:“阿瑜聪慧,只是缺少战场经验。待跟曹操打上几场,阿瑜定然能将兵书战策上所学的兵法,融会贯通。”
“能不能击退曹操,还是得仰仗阿瑜之谋啊。”
周瑜凛然。
孙坚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是在给周瑜积累战场经验。
周瑜自幼学习兵法,对古今各种战例都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