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则曹某跟本初兄就成了敌人;若选涿城,又违背了曹某匡扶汉室的初衷。”
“文若、志才和孝先,皆劝曹某静观其变。”
“若董卓胜,则结连诸州讨伐董卓;若董卓败,则结连长安忠义之臣清君侧。”
郭嘉摇头:“敢问曹公如今名望,可比得上刘青州?”
曹操愣住,细思良久道:“虽然不想承认,但如今青州刘玄德,名望的确更胜于曹某。”
郭嘉目光灼灼:“刘青州是汉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婿。”
“不论是长安的天子,还是涿城的天子,论辈分都得称呼刘青州一声皇叔。”
“自初平元年起,刘青州有灭青州黄巾之功、救助五十万饥民的仁名、助卢子干讨伐董卓的忠名、封丘城败袁术的威名、以及救徐州的义名。”
“有战功,又有仁义忠威之名,各州郡跟刘青州结善的太守刺史,亦有不少。”
“若董卓胜,则结连诸州讨伐董卓;若董卓败,则结连长安忠义之臣清君侧。”
“文若志才等人的大势谋划,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若刘青州亦用此略,明公是响应刘青州,还是不响应刘青州呢?”
郭嘉一语惊醒梦中人。
荀彧等人的战略是好战略,但这个战略曹操能用,刘备也能用。
而以刘备如今远胜于曹操的名望,响应刘备的远比响应曹操的多。
就如同昔日诸侯讨董会盟,袁绍不是发起者,但却成了盟主。
曹操愿意依附刘备吗?
答案是否定的!
若曹操真愿意依附他人,压根就不用来颍川,直接依附袁绍给袁绍一直当小弟不好吗?
郭嘉洞悉人心,自然也能看明白曹操的野心。
荀彧所求,是汉室所求,但未必是曹操所求。
曹操心如明镜,起身对郭嘉郑重一礼:“奉孝之言,令曹某茅塞顿开。”
“奉孝以为,曹某应当支持长安的天子,还是涿城的天子?”
郭嘉徐徐而道:“长安!”
曹操吃了一惊:“为何是长安?”
郭嘉饮了一口酒:“长安的天子,虽然是董卓拥立的,但他毕竟是灵帝如今唯一的血脉。”
“河间王刘陔,虽然跟灵帝有些渊源,但长安的天子未死、又未失德,即便有传国玉玺在,拥立也是不合宗法的。”
“更何况,长安的公卿百官大部分都是灵帝旧臣,袁绍和公孙瓒拥立新君却不封灵帝旧臣,这等于是将灵帝旧臣全部抛弃。”
“曹公若想成大业,不论拥立长安的天子还是涿城的天子,都会跟袁绍和公孙瓒起冲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