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只要使君能让青州安稳,诸葛玄不会舍近求远的。”
郑平说的这些,刘备其实都懂,但这心中始终有些不踏实。
回到驿馆。
早有一辆马车在门前静候。
见到刘备归来,马车中走出青年,双目炯炯有神,眉宇之间亦有豪迈之象。
“前方可是仁义豪杰、青州玄德公?”青年扬声高呼。
刘备闻声侧目,见对方气质不凡,拱手一礼道:“承蒙称赞!不知贤士寻我,可有要事?”
青年大笑,跳下马车,健步上前作揖一礼:“下邳人陈登,在此恭候玄德公多时了。”
刘备不识得陈登之名,郑平却是出言问道:“阁下莫非是沛相陈公之子、少时便有扶世济民大志的下邳陈元龙?”
陈登笑道:“北海郑显谋,十六岁出游诸州郡,四年时间遍游诸郡,识这天下疾苦,更是助玄德公定鼎青州,真正做到了扶世济民。”
“相较之下,我陈元龙也就能在徐州种种地了。”
“只可惜,仅仅两年未见,显谋你就已经记不得我的样貌了,着实令人寒心啊。”
郑平哈哈大笑,向刘备引荐道:“使君,元龙兄豪迈之士,颇有文略武谋。”
“昔日我出游到东阳县时,元龙兄正担任东阳县县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是当世少有的仁德义士。”
刘备连忙下马迎道:“元龙先生,请恕刘备眼拙、不识贤士之罪。”
陈登回礼道:“在下未递拜帖、冒昧前来,本就失了礼数,岂能再责怪玄德公?”
众人相视大笑。
刘备邀陈登入驿站,围炉同席而坐。
陈登个性洒脱,也不拘束。
“元龙兄可还在东阳县?”郑平摇扇询问。
陈登摇头:“陶谦闻我之名,本有意让我担任治中。但家父说我性格太过于豪迈、不谙官场险恶,所以只让我应了典农校尉一职。”
“哎,难道我陈元龙就真的只适合种地吗?”
郑平轻笑:“你好歹也是沛相之子,这族长长辈也是历代公卿,但你偏偏却要学湖海之士,对谁都真心结交、又无防备。”
“这般个性,令尊如何敢让你身居高位啊。”
刘备已经从对话中听出了陈登的个性。
虽然陈登是公侯世家子,但这性格却不似大部分公侯世家子一般,醉心于权谋之术,反而更喜欢如湖海豪杰一般,坦诚以待。
倒不是说坦诚以待是错,而是不屑于权术,很难在官场立足。
陈登知道权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