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啊。”
老伦敦机械的回答:“并没有程先生所说的这些限制。”
“对呀,误判导致的真凶逍遥法外好人顶缸这种事,本就在被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好像狼人杀,也经常会有把好人乃至神职票出去的情况发生啊,这是游戏,或者一场竞赛最基本的状况之一。可你为什么要……总不会是因为一天之内不能死两名竞赛者吧?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荒谬了?”程煜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进行着自我否定。
而老伦敦,也充分的证实了他的这种否定。
“并没有任何规定一天之内不能死两个人,当然,死人总不是什么好事。”
程煜翻了个白眼,心说麻痹死人就是你们造成的,现在跟老子这儿装特么什么好人?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老伦敦为什么一定要保证邓景亮不会被指控成功呢?难道石磊预设的最终胜利者是邓景亮?
不用老伦敦回答,程煜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有多么的荒谬,这种破竞赛,又怎么可能有完整的剧本?别说是石磊,就算是程广年曾经的那个系统,估计也是把这些人设创造出来,把环境和剧情创造出来之后,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自行发展了。这种情况就像是人类斗蛐蛐一样,蛐蛐罐安排好了,蛐蛐也放进去了,谁生谁死就交给它们自行决定了,顶多在两只蛐蛐都没有意愿发起进攻的时候,作为操控者的人类会拿出一根日菣草又或者马尾鬃之类的东西逗弄它们一下。真要是预设一个胜利者,那跟直接伸出手指碾死其他蟋蟀有什么区别?
程煜回想了一下白小玟杀死陈宇之后发生的事情,虽然当时大多数人其实已经有了共识,基本上算是判断出白小玟就是杀死陈宇的凶手,甚至已经有人做出了明确的指控,但显然,大家都没有更加明确的证据,因为陈宇死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而大家也找不出白小玟杀死陈宇的杀人动机——如果说是为了赢下竞赛,那么除了程煜之外的每一个人也都拥有相同的动机。所以,即便那其实已经算是一种指控,可老伦敦依旧不可能对此作出判决。甚至于在大家决定要隔离白小玟,而不管白小玟是否同意的情况下,老伦敦也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
白小玟之死,程煜也算是借柳漫漫之口做出了指控,同样,纵然程煜基本上算是破解了密室之谜,解开了凶手的犯案诡计,可由于缺乏更具有指向性的证据,因此,即便程煜当着老伦敦的面指控苏溪就是杀死白小玟的凶手,老伦敦恐怕也不会做出指控成立的判决。
当然,苏溪和白小玟还有些不同,苏溪的作案动机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成立一些,她自己甚至都承认了陈宇其实是他的前男友。
反倒是邓景亮这头,他明明不是凶手,可却成为了最有可能被集中指控,且老伦敦都无法忽视那些关联证据,并且其杀人动机昭然若揭,这厮还真是冤枉透顶了。
当然,程煜也并不认为邓景亮就一定会被指控成功,只是他被指控成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大,大到了就连老伦敦这台人工智能都觉得有可能出问题的程度。
理论上>> --